夏天注意孩子的乾溺水狀況
教育知識學園 作者 湯梓辰
新聞事件: 德州一名四歲男童德爾加多跟家人去玩水後,回家發現 腹痛、上吐下瀉等症狀 ,一周之後突然休克,急救後發現無效,初步判斷是乾溺水。
依內政部消防署近5年統計,每年溺水人數約600多人,約六成民眾因此死亡,少數人失蹤,獲救比率不到四成。分析溺水月份,以5到9月為高峰。
有時看起來孩子沒有沉到水底,意識還很清楚,但如果孩子玩水時發生差點溺水的意外,他們可能會因為緊張, 使得喉部痙攣導致呼吸道阻塞而休克。即便救起後還可以正常行動和說話,但可能在嗆水後24小時至48小時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發熱、極度疲勞、焦躁不安等乾溺症狀,若沒有及時加以檢查治療,有可能因為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導致呼吸窘迫死亡。
甚麼是乾溺水?
乾溺水是指當人游泳時嗆到水或溺水後,緊張導致喉部痙攣而造成呼吸道阻塞,或是吸入肺部的水造成呼吸道感染。有可能發生在溺水的當下,也有可能在上岸之後。
乾溺水有甚麼症狀?
乾溺水的症狀: 連續性咳嗽、嘔吐、神智改變、嗜睡、昏睡等狀況。如果孩子之前有水上活動,但沒有溺水的意外,還是要檢查孩子是不是有這類的症狀,如果有也要告知醫生剛剛孩子有游泳,協助醫生判斷及治療。
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乾溺水?
建議家長,如果孩子差點溺水,即便救上岸,24小時內還是要送醫檢查。因為水分有可能會殘留在體內,造成乾溺水。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