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曾經心臟病發作存活下來的人 將來罹癌風險恐高7倍

曾經心臟病發作存活下來的人 將來罹癌風險恐高7倍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對於在心臟病發作中倖存下來的人來說,有一些令人擔憂的消息。1項新的研究表示,與心臟健康的人相比,曾經有過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或心律不整等疾病的人,罹癌風險增加了7倍以上,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年會。

 

這些發現基於1項長達數10年的研究,持續追蹤居住在麻州弗雷明翰小鎮居民的心臟健康。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心臟病專家Lau和她的同事們注意到,許多心臟病患者同時也在對抗癌症。研究初期追蹤了12,700多人,這些人既沒有心臟病也沒有罹患癌症;但在研究的15年間,總共發生了1,670例癌症病例,主要與胃腸道癌、乳腺癌、攝護腺癌和肺癌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和抽菸習慣等,皆與癌症有相關性。未來10年內,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的罹癌可能性多出3倍以上。再者,在研究期間發生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心力衰竭或心室顫動的人,與沒有心臟臟疾病的人相比,其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了7倍以上。同樣的,BNP(1種用於診斷心臟衰竭的指標)較高者更容易罹患癌症。

 

西奈山Blavatnik家族切爾西醫學中心醫學助理教授Nicholas Rohs博士雖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補充說明心臟病患者患有許多炎症、免疫系統失調的機率也比較大,體內的激素變化多以及血氧含量比較低,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Lau則表示,這個研究提醒了醫師們,應該要積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不僅要預防心臟病,同時也要考慮未來罹患癌症的風險。

 

編輯:傅婷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到了,千萬要正確做好防曬!日前一名20多歲年輕女子,與友人到海邊玩水,明明擦了防曬乳液卻還是曬傷。原來她使用防曬係數高達SPF100的防曬乳液,以為只要擦一次就好,沒想到皮膚曬得又紅又痛。皮膚科醫師表示,千萬不要迷信防曬係數,重點是要常補擦。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醫療與社服機構中,照顧服務員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台灣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的趨勢下,對照服員的需求更是與日俱增。配合勞動署政策,門諾醫院將提供照服員訓練課程,參加98小時的完整訓練,完訓後經考評及格者核發訓練結業證明書,結業證明書終身有效。門諾醫院歡迎失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臨床上,雖然很少見到吃避孕藥卻仍然懷孕的例子,但也並非不可能;婦產科醫師指出,通常都是因為使用方法錯誤。其實要吃避孕藥,應先就醫,經由和醫師充分溝通後再服用,才能減少避孕失敗機率。國內婦女服用事前避孕丸的比例很低,根據統計,大約只有2-3%,而且避孕效果也會因為是否有正...

閱讀詳情 »

睡前吃東西是不好的習慣,但有時候就是身不由己,得加班完成工作,或是熬夜看場Live球賽,肚子餓得無法集中注意力不說,好不容易撐到睡覺,卻又餓得無法入睡,實在是太磨人了。如果真的很想吃東西,也不要選擇垃圾食物,糖果、餅乾、洋芋片和含糖飲料通通是健康的違禁品,請不要再想念它們了。建議可以考慮以下自然食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