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人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年紀僅31歲、平常作息正常,卻驚傳罹患直腸癌第二期,再次讓社會大眾拉高對腸癌的重視。台灣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大腸癌自民國95年以來,發生人數已經是所有癌症中暫居首位。她提醒民眾,大腸癌與直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民眾應定期檢查,別等到有症狀才檢查,延誤治療,錯過黃金治療期。
余苑綺緊急完成開刀手術,已順利將直腸腫瘤取出,術後她在個人臉書粉絲團PO感謝文,謝謝大家對她的關心。余苑綺平常注重養生、早睡早起且不菸不酒,卻惹癌上身,令家人、朋友們難以置信。
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100年統計分析30-34歲大腸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7.7人,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也倍增,50歲以上,高達每10萬人有74.1人罹患大腸癌。台灣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已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同時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3位,每年發生人數約計14000人,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大腸癌防治最重要的原則。0-1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81-87%),第三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則不到6成(56.9%)。
邱署長進一步指出,研究已經證實,定期透過簡單的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2-3成,因此,台灣國健署自93年起,針對發生率較高的50歲以上民眾,提供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邱署長表示,新型糞便潛血檢查是安全、簡單又準確的篩檢工具,沒有侵入性、不會有疼痛感,檢查前也不必限制飲食,非常方便。根據國健署的統計,102年全年共有102.8萬人接受篩檢,陽性個案逾8.1萬人,發現息肉個案數2.6萬人及大腸癌逾2,000人。
大腸癌發生和個人生活型態有密切關係,家族中有人得過腸癌,得病的機會也比較大。由於大腸癌和直腸癌在早期常無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愈發嚴重,等到民眾發現有異常時,例如解血便或大便型態改變,常為時已晚。
邱淑媞呼籲,民眾要去除「有症狀再檢查」的舊觀念,應該是「嘸症頭嘛愛作」!她提醒,50-74歲的台灣民眾,每二年可至台灣國健署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接受一次政府補助的免費大腸癌篩檢;另外,未滿50歲者,如果有個人、家族息肉症或大腸癌病史,建議諮詢專科醫師意見,是否提前接受大腸鏡檢查。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政府補助 2000快8 粉絲團粉絲團 100外牆拉皮 政府補助人資課程 政府補助大腸鏡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篩檢大腸癌治療一直放屁 大腸癌放屁 大腸癌免費大腸癌篩檢常放屁 大腸癌痔瘡症狀 大腸癌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政府補助2000元如何申請大腸鏡檢查流程糞便潛血檢查數值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大腸鏡檢查費用
相關推薦
5穴道改善鼻過敏|全民愛健康 過敏篇6
早晚溫差大,鼻子又開始不聽使喚了嗎?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日夜溫差、塵蟎、黴菌等過敏原都是誘發鼻過敏的原因之一,若是出現鼻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症狀,建議可適當按壓穴道,幫助緩解不適感受。 鼻過敏時,最常出現鼻子搔癢、鼻塞、狂打噴嚏或是流鼻水等症狀,建議可適度按壓鼻部穴道與周遭經絡,幫助...
閱讀詳情 »大掃除的注意須知|媽媽族 掃除篇2
過年掃除、翻箱倒櫃,想讓家裡煥然一新,尤其每到過年前夕,就會開始出現媽媽族因肌肉僵硬、痠痛而上門求診,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提醒,長時間使用肌肉、過度疲勞,可能造成肩頸痠痛,甚至導致肌肉拉傷、骨骼錯位等嚴重後果,提醒民眾掃除時應分次進行,並量力而為,以免造成傷害。 大掃除是年前居家整理的重點...
閱讀詳情 »尿液的顏色|全民愛健康 尿液篇1
你有注意過自己的尿液是什麼顏色的嗎?其實尿液顏色可能反應了目前的健康狀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正常尿液應該是黃色的,淺黃、深黃都算正常,可能是飲水量導致顏色深淺問題;但若為黃色以外的顏色,則需特別提高警覺了,當心可能是腎臟病、泌尿道感染等問題,建議應及早就診為佳喔! 1...
閱讀詳情 »心肌梗塞也可能會不痛不癢,好糟糕!用4招,教你判斷出現異狀了...
撰文/李彥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心肌梗塞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令人聞風喪膽,而這個疾病發生常常過於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來不及應對。 我們知道,心肌梗塞發生的前兆有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甚至蔓延到肩頸部位的疼痛感。如果,連這樣的警訊都未出現,甚至並不明顯時,該如何察覺心臟已經出現異狀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