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2成肝癌非B、C肝炎造成 與飲食生活不當脂肪肝有關

有2成肝癌非B C肝炎造成 與飲食生活不當脂肪肝有關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11,737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有3,964人。肝癌占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有7,773人,約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5%。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75.7%肝癌是由B、C型肝炎所引起的,有B、C肝炎者應照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可有效降低肝癌發生。然約有2成肝癌,並非罹患B、C肝炎,而是由其他原因如脂肪性肝炎所引起。研究指出亞洲地區脂肪肝的盛行率為29.62%,於脂肪肝患者中,每1000人年中約1.8名會變成肝癌。


均衡飲食 幫助改善脂肪肝


最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尤其近幾年來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如喜好手搖杯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油炸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因此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30歲的汪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80公斤,BMI指數27。在健康檢查時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中度脂肪肝。經詢問,才知汪先生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且愛喝手搖含糖飲料,所以,除了體重過重之外,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罹患脂肪肝應遵醫囑定期回診,另外還可以藉由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來減輕脂肪肝;正確飲食概念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1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1掌心、堅果種子1茶匙」。國民健康署提醒您,平常只要落實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控制健康體位,就有助改善脂肪肝。


規律運動 和脂肪肝說NO!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減重有訣竅-「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均衡飲食及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讓大家為健康身體動起來,向脂肪肝說NO! 更多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首頁/找教材/多媒體或手冊)下載使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東奧舉重金牌郭婞淳貼藍色肌貼 肌內效貼布好用在這裡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慈濟醫院治療大腸癌腹膜轉移病人,積極採用腫瘤減積手術加溫熱化療,兩年平均存活率達八成。以106年第一位病人為例,存活至今近五年,更是同類病人三倍多。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指出,腹腔溫熱化療技術已臻成熟,可望為大腸癌後期病人爭取延長存活期。腫瘤減積手術合併溫熱療法 存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得心冠肺炎疫情雖然有趨緩,但在三級警戒解除之前,許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因擔心染疫不願回診,出現服藥空窗期,同家醫院一周內竟有五位民眾因心肌梗塞被送至急診室急救,比過往一般夏天狀況多了許多。經病史詢問後發現,不少是因不敢來醫院,自行停用心血管疾病用藥所造成,醫師強調,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出生率持續低迷,2020年台灣出生與死亡人口數驚見『死亡交叉』,少子化已是國安危機。美國更預測台灣2021年生育率僅1.07,全球倒數第一。為搶救生育率,今年7月1日祭出「催生利多」,方案無排富且年齡層放寬至45歲以下,最大補助額度達10萬元。台灣生殖醫學會及生育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根據2018年國健署發布之癌症登記報告,乳癌位居台灣癌症發生率之首,其中約20%-25%患者為高轉移、高復發、惡化的HER2陽性。隨著全身性藥物治療進步,多數病人癌細胞器官轉移的狀況都控制得越來越好,唯獨腦轉移病患比例增加,近來發展出小分子標靶藥物等術後強化輔助治療,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