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日宣布新增16例本土,這16例中有15例都屬於同傳播鏈,其餘傳播鏈正在收斂中。然今日最受矚目的,應是新北設計師延伸出的「80人吃飯唱歌團」,因確診者分布4縣市,且來自各職場,各界擔心可能擴散。


南部僅1例 無社區風險


煉油廠相關傳染鏈中,台南市新增1例。該例為鋼鐵公司員工拜訪的客戶,在第一時間,客戶全家在第一時間被匡列,然他的兒子陰轉陽確診。因為已經匡列,無社區風險。同時各界關注的中油煉油廠昨日驗1,317人全屬陰性,煉油廠內已算是暫時安心了,仍須持續觀察。中油目前使用工作泡泡作法,要求所有員工住宿,全部人團進團出。陳時中表示,中油曾與指揮中心報備這個做法,同時經過所有員工同意,即可執行工作泡泡。「任何防疫作法都有風險,須衡量利弊得失,做出較好的決定。」


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今日居隔中陰轉陽的案例僅1人。(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聚餐唱歌團新增15人 當時同時用餐者多達80人!


而近日的最大傳染鏈應是設計師延伸到代銷人員,以及宗教團體延伸的「聚餐唱歌團」的傳染鏈。今日本土病例增加15人,全屬於此傳播鏈。


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目前較大的感染鏈為新北設計師延伸的「吃飯唱歌團」,今日多達15名新增本土。(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表示,該聚餐與會者多達80人,之後去KTV者多達25人,包含1位證券公司員工,並屬於跨縣市感染:依照縣市分類,台北6人、新北13人、高雄3人、台南2人,需要高度注意。因個案數很多,地方政府還在做匡列採檢。陳時中表示,目前僅有「當日用餐者」感染,尚未外擴,是較好的狀況。目前地方政府匡列速度相當快,希望能及早控制;只是陳時中也補充,「現在沒外擴,不代表以後不會。」對社區的風險,需要多觀察2天左右。


另外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基因定序發現桃園機場航警也屬於BA.2,與桃園機場、高雄港不同,未來將朝相關來源國做比較。昨日提到待釐清的感染鏈有10條,因中國入境家庭(19592),定序結果與日翊物流的19348相關,因此併入日翊物流傳播鏈。目前有9條傳播鏈監測中。


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案19592基因定序噢19348相符,因此將前者併入日翊物流個案中。(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周基因定序全是Omicron 機場航警確認為BA.2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周定序出63例Omicron,其中案19448、 19449、 19450為印度女足隊,檢驗結果為Omicron的亞型BA.2。他們是隔離中轉陽,目前無社區擴散的問題。BA.2的來源國主要為菲律賓、印度,少數為歐洲或東南亞。


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2月11日至17日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境外移入的特徵中,目前502例無新增中重度個案。至今有3例中重度個案,潛伏期也都是在7-10天,然增加1位超過15天驗出陽性者,這是因為其同住家人採檢陽性,隔離期間採檢時陽性,目前研判可能是被家人傳染,目前暫時放在15天潛伏期中,不代表Omicron的潛伏期拉長。


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指揮中心分析502例確診者,有2例在15天以後才陽性,應是感染時間較晚。(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1月1日至今有750例,本土病例中死亡個案18138已在2月15日公布過,死因為吸入性肺炎。目前有2例中重度死者,70歲有1位,80歲1位(死亡個案)。症狀以喉嚨症狀為主,兒童症狀無新的變化,待更新後再說明。


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目前超過70歲的高齡確診者僅2位。(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16!80人「吃飯唱歌團」增15例確診 橫跨4縣市

▲今日新增16例本土病例,51例境外移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調漲變革「部分負擔」新制 慢箋部分負擔不再免費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 上腹痛、背痛、黃疸等是重要警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刷牙方式不正確,小心牙周病上身!最新調查發現,近9成民眾每天至少刷牙2次,但有高達8成7每次刷牙不到2分鐘,導致18歲以上民眾有高達9成9罹患牙周病。醫師指出,正確的方式應挑選有如小拇指第一節大小的牙刷,每次刷牙時間至少2分鐘以上,尤其是牙縫、牙齒凹陷處都要徹底清潔,千萬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每一位要接受外科手術的病患,心中難免都會害怕,擔心手術麻醉後會有後遺症。其實,麻醉是一門相當複雜的科學,並不單純是讓你睡著而已!由於麻醉造成的醫療糾紛不勝枚舉;醫師特別提醒,倘若民眾對手術麻醉有任何疑慮,可和醫師充分討論,了解麻醉的方式和可能面臨的風險,避免因誤解而導致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日前一名20多歲王姓男子因雙腳出現麻木無力、小便困難的症狀而就醫;經診斷後,確診罹患罕見的「格林-巴利症候群」,所幸在醫師緊急施予血漿置換術後,復原良好,現已出院返家。收治這名王姓男子的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莊毓民主任表示,王先生平日身體健康,在一次腸胃炎後便開始出現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醫院也可以充滿藝術氣息!獲得台中市文化局評鑑為海線第一家「藝術亮點」的光田綜合醫院,在感恩節前夕,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感恩節音樂會,讓前往該院看病的患者及住院病患,徜徉在仙樂飄飄的樂音中,也因此而療癒了病患們的心靈。為提供病患豐富的心靈饗宴,光田綜合醫院今天在醫院內舉辦了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