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3766,確診者隔滿10天 無須採檢即可解隔

本土+3766,確診者隔滿10天 無須採檢即可解隔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4/22)本土個案新增3766例,與昨日近三千的病例數相比,約增加26%;境外移入數則有93例,包含落地採檢83例及10例居家檢疫採檢。而今日新增之本土個案中,中症患者有11人,以80歲以上長者居多,且半數無接種過任何新冠疫苗;重症患者則添1名,為90多歲女性,有肺炎合併呼吸窘迫現象;另無新增死亡個案。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均表示,自今年年初至今,本土共18510個病例中,主要分布年齡層仍落在20-40歲區間,佔比約六成五;10歲以下與10-19歲各佔約10%;70歲以上年長除族群僅佔3.5%,但因年長族群染疫後風險較高,故現行分流至醫院或集檢所的確診者,仍以年長者為主。

本土+3766,確診者隔滿10天 無須採檢即可解隔

確診逾五天 體內病毒已觀察不到複製能力

由於近幾日居家隔離、檢疫及照護者人數大增,許多民眾對現行規定感到混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特此說明,僅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會被匡列為居家隔離,「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則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該名密切接觸者採檢結果為陰性,則解除監測。

其他相關調整,包含居家隔離、檢疫及照護者緊急送醫的交通方式、確診者與同住者居家照護指引或無症狀/輕正確診者解隔條件等細節,詳見下圖。
本土+3766,確診者隔滿10天 無須採檢即可解隔
陳時中指出,確診者只要隔離滿十天,「無須再行採檢即可解除隔離」,這樣的防疫政策其來有自。因國外許多研究報告顯示,無法從確診逾五天的個案身上提取病毒來採檢與培養,也就是說,雖然可從個案身上驗到病毒,但病毒基本上已失去複製能力,意即「不具傳染性」。

北北基桃高花等高風險區域 暫停醫院、長照探視

為降低傳播風險,現已要求被列為高風險的區域(包含雙北、基隆、桃園、高雄及花蓮),暫停其內醫院及住宿型長照機構的探視行為。若在機構評估下,取消探視行為將嚴重影響特定被照護者的身心健康,可視作例外情形。
本土+3766,確診者隔滿10天 無須採檢即可解隔

本土+3766,確診者隔滿10天 無須採檢即可解隔

疫情擴大在所難免 「確保醫療量能」為關鍵

對於台灣疫情未來走向,陳時中坦言,「一定會擴大」,但若能做好「重點疫調、科技防疫」,簡化匡列條件,有效利用PCR檢測及快篩及做好輕重分流,即可協助讓醫療量能不致匱乏。

陳時中提到,目前指揮中心也正針對相關法規問題與各單位做討論,如能妥善排除問題,可能會做「更大規模的相關措施簡化」。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延伸閱讀】

本土+2969 指揮中心:兒童開打莫德納、青少年打第三劑

確診兒童出現「這些症狀」 指揮中心:儘速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卵巢是一個非常容易出現囊腫的器官,資料表明,有兩到三成的囊腫患者為30歲左右的白領女性。由於卵巢是人體中較小的器官,又深藏在盆腔內,所以早期的囊腫很難被發現,隨著囊腫的增大,才逐漸會有所感覺。 在清晨醒來時,空腹並排空大小便,在床上仰臥,屈髖屈膝,腹部放鬆,用手指尖壓下腹各部,尤其是兩側,仔細觸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五十歲的大廚因罹患糖尿病多年,165公分高,體重卻重達80公斤,即使是常運動、少喝酒、定時服藥回診,體重也不見下降。又因工作的關係,男子必須經常試菜、嚐味道,以致於血糖像是坐蹺蹺板一樣,高高低低、控制不易。醫生開立過多種減糖藥物,卻始終無法獲得良好的控制。糖尿病關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K他命是廣為人知的毒品,其實可用來治療憂鬱症。國外研究發現,K他命含有GABA成分,能抑制憂鬱症患者大腦的異常活化,達到緩解憂鬱症的效果,且療效比目前的抗憂鬱藥物都快,不到一天就有效。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擔任客座教授、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心理衛生研究所心智影像暨神經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16歲的洪姓少年,7歲時開始出現走路姿勢不正常,且左側無力,被診斷為「肌張力不全症」患者,由於行動上有障礙,日常生活皆需由父母親協助,也中斷了學業。所幸進一步就醫以深部腦刺激手術(DBS)治療,術後恢復良好,效果優於預期,不僅能自行坐起,還可以自行操作智慧型手機,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