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疫情大爆發1周逼近千人 染疫患者營養照護全攻略

本土疫情大爆發1周逼近千人 染疫患者營養照護全攻略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疫情大爆發,近1周來,累積本土新冠肺炎患者近800人,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提醒,輕症確診者務必多喝水,並多食用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及飲品,天天測量體重,維持目前的體重。


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症狀為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導致身體疲累及食慾降低,陳韻婷說,這個時候更要好好地吃,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飲食,才有足夠免疫力對抗新冠病毒


陳韻婷解釋,體內發燒,將加速身體代謝率,增加營養素需求量,此時,體內液體流失,導致脫水,就算不覺得口渴或飢餓,也必須進食及補充液體,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確診者對於熱量需求增加,每天熱量要比平時提高再多上200至250大卡,建議選擇含2至3份油脂來源的食物,例如,堅果種子、酪梨、乳酪。


此外,感染者應該多多攝取優質蛋白質,一般體重的成年人每天應食用280至400公克的蛋白質,來源為大豆製品、魚貝類、雞蛋、各種肉類、乳製品(牛奶、優格、起司等)、蛋白質飲品等。


由於食慾變差,陳韻婷建議,少量多餐,每隔2至3小時進食1次,1天6餐,藉此補充營養。在罹病時,建議適時補充營養補充品,在不感覺飢餓或對進食感到費力或疲累時,使用口服營養補充品,可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的熱量、蛋白質及必需營養素,1瓶約可提供至少250大卡熱量及15至30公克蛋白質。


「如果持續發燒,一定要多喝水。」陳韻婷說,務必維持體內足夠的水份,避免脫水,一旦出現頻繁口渴感、發燒、尿液量減少、顏色變深、口乾、心跳加快、疲累及意識混亂時,就處於脫水狀態,容易引發肺炎,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預防脫水4要訣:


▸要訣1:每小時都喝水,至少每15分鐘應補充80至160ml液體。
▸要訣2:選擇多樣化的流質種類,避免味覺疲勞。
▸要訣3:睡前床邊應放置足夠液體,半夜醒來,就能飲用。
▸要訣4:若有嘔吐或腹瀉,除喝水外,需補充運動飲料等電解質液。


陳韻婷強調,體重是身體含水量及營養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體重變輕,顯示體內液體、脂肪、肌肉量持續減少。因此,確診者應該每天量體重,維持高熱量高蛋白飲食,搭配運動,才能保有抵抗力,並減少肌肉流失。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解鎖重症治療盲點! 逆轉疾病從改善細胞間質環境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整理:安妮 我和男友偷偷戀愛了2年,卻一直不敢告訴母親。不是因為他不優秀,也不是因為他非常醜陋,而是因為,他是是繼父的兒子。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病過世了。留下幼小的我和年輕的母親。父親去世前,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父親去世後,下葬費...

閱讀詳情 »

翻拍自笑彈俱樂部   德國體育醫學龍頭艾倫斯特博士發現,所有運動選手中,唯獨馬拉松選手沒有罹患癌症的病例。因此艾倫斯特博士為了找出不得癌症的原因,不斷地研究,結果發現了一項驚人的事實。艾倫斯特博士採集了每天跑步30公裏以上的馬拉松選手的“汗水”,分析其汗水的成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整理) 台灣自1993年就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2025年將成為每5人就有一位老人的超高齡社會。曾任台灣人口學會理事長的政大社會系陳信木教授推估,2035年台灣育齡婦女將有4成無子、5成無孫,此數據顯示一人的單戶將會越來越多,台灣也將走向一人的社會。長照儼然已成為台灣家庭肩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媽媽在哺乳前喝啤酒,真的能讓嬰兒停止哭泣嗎?這是錯誤觀念;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指出,授乳母親應盡量不喝酒,即使要喝,每天也不應超過每公斤0.5公克的酒精,以一位60公斤的媽媽來說,約兩瓶罐裝啤酒,且喝完後也必須間隔兩小時以上才能餵哺母乳。 嬰兒無故大哭 恐是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