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疫情大爆發1周逼近千人 染疫患者營養照護全攻略

本土疫情大爆發1周逼近千人 染疫患者營養照護全攻略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疫情大爆發,近1周來,累積本土新冠肺炎患者近800人,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提醒,輕症確診者務必多喝水,並多食用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及飲品,天天測量體重,維持目前的體重。


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症狀為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導致身體疲累及食慾降低,陳韻婷說,這個時候更要好好地吃,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飲食,才有足夠免疫力對抗新冠病毒


陳韻婷解釋,體內發燒,將加速身體代謝率,增加營養素需求量,此時,體內液體流失,導致脫水,就算不覺得口渴或飢餓,也必須進食及補充液體,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確診者對於熱量需求增加,每天熱量要比平時提高再多上200至250大卡,建議選擇含2至3份油脂來源的食物,例如,堅果種子、酪梨、乳酪。


此外,感染者應該多多攝取優質蛋白質,一般體重的成年人每天應食用280至400公克的蛋白質,來源為大豆製品、魚貝類、雞蛋、各種肉類、乳製品(牛奶、優格、起司等)、蛋白質飲品等。


由於食慾變差,陳韻婷建議,少量多餐,每隔2至3小時進食1次,1天6餐,藉此補充營養。在罹病時,建議適時補充營養補充品,在不感覺飢餓或對進食感到費力或疲累時,使用口服營養補充品,可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的熱量、蛋白質及必需營養素,1瓶約可提供至少250大卡熱量及15至30公克蛋白質。


「如果持續發燒,一定要多喝水。」陳韻婷說,務必維持體內足夠的水份,避免脫水,一旦出現頻繁口渴感、發燒、尿液量減少、顏色變深、口乾、心跳加快、疲累及意識混亂時,就處於脫水狀態,容易引發肺炎,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預防脫水4要訣:


▸要訣1:每小時都喝水,至少每15分鐘應補充80至160ml液體。
▸要訣2:選擇多樣化的流質種類,避免味覺疲勞。
▸要訣3:睡前床邊應放置足夠液體,半夜醒來,就能飲用。
▸要訣4:若有嘔吐或腹瀉,除喝水外,需補充運動飲料等電解質液。


陳韻婷強調,體重是身體含水量及營養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體重變輕,顯示體內液體、脂肪、肌肉量持續減少。因此,確診者應該每天量體重,維持高熱量高蛋白飲食,搭配運動,才能保有抵抗力,並減少肌肉流失。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解鎖重症治療盲點! 逆轉疾病從改善細胞間質環境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體溫升高一度,就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一旦身體循環好,贅肉自然就不會堆積。想要提高體溫,可以從日常的飲食著手,多吃一些陽性食物,至於陰性食物,則要避免攝取。 那麼,什麼是陽性食物?什麼又是陰性食物呢?     在蔬菜蕈類裡,屬於陽性食物有:洋蔥、韭菜、菠菜、大蒜、蔥、牛蒡、生薑、紅...

閱讀詳情 »

【資料提供/台灣廣廈出版集團】 2013年1月6日 09:00 【紅蘿蔔】 營養:維生素A、鈣、鉀、胡蘿蔔素 功效:能中和胃酸,且促進胃腸蠕動、增進消化功能,對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都有很好的修護效果。 不宜食用:手腳冰冷、容易腹痛腹瀉者 搭配禁忌:木耳、利尿劑     【甘藍...

閱讀詳情 »

天氣冷颼颼,許多有失眠困擾的人,不願服用安眠藥,而尋求中醫按摩幫助睡眠。中醫師表示,若有失眠困擾的民眾,除針灸「內關穴」外,也多可按摩「耳神門穴」、「神門穴」,或在睡前泡腳,多按腳底「湧泉穴」,不僅能消除疲勞、幫助入睡,也可促進血液循環,暖身祛寒。   冬天失眠讓人很困擾,有的人轉而尋求中...

閱讀詳情 »

脂肪肝是國人最常見的肝病,多數患者沒有不適症狀,而是接受健康檢查時發現,然而脂肪肝反應出有肥胖、血脂過高、糖尿病的隱憂,因此醫師多建議患者減重來改善。一項研究顯示,只要每周運動1次,就能降低27%罹患脂肪肝風險,若能提高規律運動量,可以達到更好的預防效果。   研究顯示,只要每周運動1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