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本土11條不明感染在燒 陳時中點名基隆!喊「再觀察10天」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4例本土個案及93例境外移入(5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表示,針對目前11條不明感染源的傳播鏈「起碼得再觀察10天左右」,他也點名最關心的還是在基隆的傳播。

陳時中強調,這一波疫情起碼得再觀察10天左右,目前裡面有11條不明感染源的傳播鏈,隨著時間會縮小,最關心的還是在基隆的傳播,因為牽涉的地緣性稍微複雜一點,要積極控制;另外,外勞規模人數雖多,但以往已有匡列跟隔離的經驗,勞政、警政一起來做,有經驗會控制得比較好。

陳時中表示,我們當然不想步入香港後塵,而且我們的條件也相對比香港來得好,最主要的是我們的疫苗覆蓋率比他們高一些,這種事情沒有人敢說預測的一定會準,只是盡量守好,以條件來看,我們是比香港稍微好一點。

另一方面針對基隆市長林右昌因接觸確診警隊長,一開始說居家隔離3天,後來卻宣布延長為10天,是否因人設事?陳時中也直說,對林右昌的批評是不公平的。

陳時中說,防疫時間按照科學來做事情,針對林右昌一開始居隔3天,其實已稍微緊了一點,當時沒有證據,跟親密接觸者的條件並不合,後來是因為較多人在那場域,先後分不清,林右昌提出延長,我們才同意居隔10天,沒有因人設事。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4月全面鬆綁沒望了! 陳時中:接下來一個月戴口罩規定不變

本土+34!基隆「新序列病毒」燒進海大師生 中和、池上多不明感染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有多可怕?在台灣,已經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39年,即使是最新的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實際上也僅有2到3成,原因就在於癌細胞有辦法逃避免疫細胞的監控,而國衛院今(1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了癌細胞「逃脫機制」之一,並可以藉由修復被癌細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宅」在家,小小孩的一舉一動大人可要盯緊點!大林慈濟醫院急診近來就收治最小的斷指病人,一名年僅2歲的幼童,在家玩起大人的剃眉刀,沒想到意外切斷手指,斷在食指最後一節,嚇壞家人,由於血管太細對醫師有如大挑戰,整整花了3小時的顯微手術才接回血管和神經,所幸細心照護2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今年元旦起正式放寬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引發民眾格外關注自己是不是吃到「萊豬」,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進口肉品專區」今(16)日上線,台北市衛生局公告台北市豬肉原料進口(輸入)業者即日起都納入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必須揭露進口肉品的品名、來源國和自主檢驗報告等資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50多歲的謝小姐27年來飽受偏頭痛所苦,擔心影響工作表現,天天得吃3顆止痛藥,長年下來數量驚人,熱愛跑馬拉松的她,曾在最後幾公里衝刺準備創個人PB時偏頭痛發作,後因頭痛持續惡化就醫治療,發現自己過度依賴止痛藥,反而使病情加重,在醫師建議下改以預防性治療,頭痛頻率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