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條條血管通器官 幹細胞結合3D列印技術加速血管新生

條條血管通器官 幹細胞結合3D列印技術加速血管新生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據統計,全台約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只要腳底腳指出現傷口或感染,就可能因周邊血管阻塞而影響癒合能力,有人因此截肢。國衛院、清華大學攜手研發「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動物實驗證實,可加速血管新生,降低截肢風險。


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所長林秀芳、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王潔所帶領合作研究團隊,結合幹細胞與3D列印支架等技術,研發出具有高通透性「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


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蔣偉程說,在研發「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過程中,常因欠缺足夠的血管細胞或缺少合適的生物支架,導致內部物質的傳遞極受擴散性的影響,限制了複雜的生物組織建構。


為此,團隊運用幹細胞(stem cell)特性,將其增殖並分化成血管前趨細胞,接續誘導成血管內皮細胞,解決血管細胞來源取得不易問題。另透過高分子材料「聚癸二酸甘油酯丙烯酸」(PGSA)以及3D列印技術,就能打造出「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增加垂直與水平通透率。


蔣偉程以蓋房子比喻為血管新生,而高分子材料—聚癸二酸甘油酯丙烯酸(PGSA)如建築物骨架,血管內皮細胞是內部管線,「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就像具備管線毛胚屋,之後若在這個基礎上加工,可望成為其他器官。


林秀芳說明,「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新技術結合了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證實,可望加速血管生長,助周邊血管正常流動,降低糖尿病足等慢性缺血性疾病截肢風險,避免截肢後的較高死亡率。


缺血性創傷動物實驗發現,將此構建體移植在受傷部位組織,兩者結合後,以非侵入式雷射散斑對比影像分析,顯示移植部位出現血流蓄積情形。此外,組織化學染色進一步證實,移植此構建體相較於其它組別,能顯著促進受損部位的血管生成。


林秀芳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證明生成速率,希望盡快進入臨床人體試驗階段。未來有望成為體外不同組織或器官工程所需的血管系統,並和其他幹細胞搭配開發出人造組織或器官,作為藥物測試或器官移植所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必治妥施貴寶推出全新企業識別 致力「手」護病友希望
▸糖友合併嚴重牙周病 心腎死亡率比無嚴重牙周病多3倍

相關推薦

網絡圖片  一次林肯總統面試一位新員工,後來他沒錄取那位應征者。幕僚問他原因,他說:「我不喜歡他的長相!」幕僚不理解,又問:「難道一個人天生長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錯嗎?」林肯回答:「一個人三十五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三十五歲以後的臉應是自己決定的。一個人要為自己三十五歲以後的長相負責。...

閱讀詳情 »

朱孝天從出道時挺拔帥氣外型,到一度身材有如吹氣球般發「腫」,引發不少議論。他對記者說:「我其實是生病,拍《楚留香傳奇》時我父親去世,當時喝酒把身體喝壞了,現在好多了、差不多快好了。其實我也可以去美國一個月啊(意指整型),現在連六塊肌都能做出來了,但沒那個必要,真的是生病。」他還伸出雙臂秀給記者看精實...

閱讀詳情 »

中國中醫學的「藥食同源」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借助食物之營養成份,調整失調之生理機能,起到和藥物一樣防治疾病的作用。古代醫學家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針對不同體質,食用不同食物才能達到祛病健體功效。 首 先,要瞭解自己屬何種體質,才能選對食物,否則,雖然是食物,吃錯了也...

閱讀詳情 »

雞肉含優質蛋白質、脂肪含量少,肉質細嫩、滋味鮮美,深受大家的喜愛,雞身上的各個部位都能被烹調成美味佳餚。不過,雞的一些部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應減少食用甚至不吃。那麼,雞有哪些部位是不能食用的呢? 雞皮含不少脂肪、膽固醇,雞脖和雞屁股恐殘留毒素。這3個部位因毒性和油脂高,吃多恐對身體造成負擔。 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