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植牙種類多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植牙種類多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坊間植牙手術種類眾多,有微創、舒眠、3D導引、雷射植牙、All-on-4等方式,且費用不一,單顆價格從上萬元到十幾萬元都有,民眾該如何選擇呢?牙醫師強調,依患者缺牙顆數及期望療程速度而定,例如目前最熱門的All-on-4,最適合全口無牙,且需要立即重拾咀嚼功能者。

開業牙醫診所醫師鍾泰豐表示,當牙齒壞掉損壞、牙根拔掉後,傳統治療需要磨掉兩側牙齒做牙橋再裝假牙,而所謂的植牙,是在患者沒有牙根的地方,植入人工牙根,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包括植牙區的齒槽骨萎縮、患有骨質疏鬆症、心臟病、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者,都需經醫師檢查評估。

如何選擇適合的植牙方式?鍾泰豐醫師指出,首先民眾應自我判斷缺牙顆數,如單顆缺牙、局部多顆或全口缺牙等,接著根據期望療程速度選擇植牙方式,包括傳統及立即受力植牙兩種,傳統受力植牙患者下顎約需等待2至3個月,上顎約4至6個月,完成治療時間約6個月至1年,而立即受力植牙一日即可完成。

目前植牙技術,有微創、舒眠、3D導引、雷射、All-on-4等,鍾泰豐醫師解釋,這些都必須視個人情況而定,他舉例,目前最熱門的All-on-4全口植牙,屬於立即受力植牙,只需要在患者的上顎或下顎,各植入4支植體就能完成12至14顆固定假牙,優點是速度快、一日即可完成全口重建,通常治療過程為早上植牙、中午裝假牙、晚上即可使用。

鍾泰豐醫師強調,一般來說口腔條件愈差,愈需要使用傳統受力植牙,但All-on-4全口植牙,適合半口或全口無牙者,尤其是患者有齒槽骨萎縮的情形,如長期配戴活動假牙者,其上顎或下顎的齒槽骨足夠植入4支植體的位置,並符合相關臨床條件,即可進行All-on-4手術,不像傳統受力植牙需等待恢復期,治療時間較長。

為何植牙價格差別大?鍾泰豐醫師解釋,一般固定假牙無法維修,10年假牙存活率約7至8成,而All-on-4可維修,假牙存活率可達9成9,雖然價錢較高,但也較有保障。他並提醒,進行植牙前,民眾可選擇具有植牙專科、牙周病科、口腔外科、家庭牙醫科學會認證的牙醫師,也提醒抽菸者,進行植牙前1星期、植牙後2個月要戒菸,以免降低成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54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人民的生活離不開「防疫」二字,外出除用餐外,需全程配戴口罩,隨身攜帶迷你酒精瓶、次氯酸水等消毒用品也逐漸成為人類與病毒共處的生活之道,但其實次氯酸水不適合用在人體,最常使用的75%酒精對肌膚也有一定刺激性,過度使用可能造成皮膚過敏、乾癢等問題。全物理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現代人注重健康,從日常生活習慣健康養生、搭配預防醫學遠離疾病,每年更要重視定期自我健康檢查,10月為國際乳癌關懷月,國健署與專家提醒女性20歲後每月自我檢查;30歲以後乳房檢查,每年1次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為常規的健康檢查項目,進一步的乳房磁振造影可提供臨床專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胃腸道基質瘤(簡稱GIST)是一種罕見的腸胃道惡性腫瘤,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時被檢查出來,少部分患者因出現腹瀉、食慾不振或腸胃道出血就醫而確診。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 60至70歲為高風險族群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資料統計數據顯示,胃腸道基質瘤約有4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長照、慢性病、醫護量能等議題所面臨的挑戰只會更大。近年來,政府運用臺灣科技和醫療的優勢,積極推動「智慧醫療」,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早期都是由醫師自己建立醫療系統,但加入了科技、AI(Artificial 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