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器人換膝關節 術後健步如飛

機器人換膝關節 術後健步如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當初連樓梯都爬不上去,整個膝蓋根本使不上力,感覺自己要跛腳了!」58歲的大陸商人徐先生,經營事業有成,但膝關節退化問題卻讓他相當困擾。一年多前跨海求醫,特別從大陸飛來台灣接受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手術後隔天就可以下床,一個星期後就飛回大陸工作,現在甚至可以跟朋友在雪地健走,由於是首位大陸病患在台灣接受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的患者,醫師和他自己都開玩笑地取了「中國一號」的稱號。

開業診所吳濬哲醫師表示,徐先生平常身體健朗,但年輕時因過度使用膝蓋,50歲後膝蓋開始退化疼痛,被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近幾年他連上下樓梯都有困難,曾經考慮接受傳統全人工膝關節手術,但因朋友說術後恢復效果不佳,讓他打消念頭。後來經台灣友人介紹,決定到台接受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手術後恢復狀況不錯,至今已滿14個月,讓他相當滿意。

吳濬哲醫師說,台灣約有32萬人深受膝關節疼痛所苦,初期依賴吃止痛藥、打玻尿酸,或注射PRP等方式來改善症狀。根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2萬5,000人接受傳統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但因手術傷口較大,加上術後恢復時間長,患者無法自理生活,只能靠家人全程在旁照顧。

目前透過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減輕對膝蓋的破壞程度,大幅提升手術滿意度。吳濬哲醫師補充,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利用電腦輔助3D模擬導航,手術精準度極高,只需磨除受損的關節組織,關節活動度也較不受限制,患者手術當晚就能不需使用輔具,自行下床大小便,感覺很有尊嚴。

另外,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系統跟達文西機器手臂是完全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吳濬哲醫師解釋,達文西機器手臂是針對婦科、泌尿及腸胃等軟組織進行各種不同手術;而機器人手臂關節手術則是專門用於關節硬組織的置換系統。

吳濬哲醫師提醒,退化性膝關節炎並非只是老人的專利,許多青壯年族群也會因為體重過重、長期過度運動或跪拜動作頻繁等因素,都會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民眾若有膝蓋卡卡或痠痛症狀,甚至影響走路時,應盡速尋求專業醫師診斷,避免造成嚴重膝關節退化後遺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示意圖-圖片來源tieba.baidu 泡麵不僅做法簡單,口味也很美味,是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口糧,不管是在旅途上,還是加班時,一份泡麵都是我們最好的選擇。但是很多人在離不開它的同時,又在「埋怨」泡麵沒有什麼營養,甚至是有害於健康的。其實,在泡麵中加一些料才最健康,今天髮姐就給大家說說怎麼才能將泡麵吃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轉移原因找到了!台大跨國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轉移前會大量分泌「胞外泌體」,形成適合癌細胞轉移及生長的微環境,證實癌症轉移非隨機隨地發生,透過血液可精準預測。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雜誌《自然》。 跨國癌症轉移研究歷時3年 此研究歷經3年,由美國、台灣、西班牙、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坊間常見的豆乾、豆腐等豆類製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食材,其中因含有高量蛋白質,在常溫保存、販售易產生腐敗現象,有些業者在夏季高溫炎熱季節,常使用過量的防腐劑或是兼有殺菌、漂白功能的過氧化氫於豆製品中,以增加保存期限與產品賣相,民眾選購前一定要張大眼睛看仔細。 豆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近日,英國成功採用嶄新基因療法,治癒一名罹患白血病(Leukaemia,俗稱血癌)的1歲大女嬰理查茲(Layla Richards),理查茲在14周大時出現心跳加速、不愛喝奶及經常哭鬧等症狀,經血液測試後確診罹癌,儘管接受化療及骨髓移植後,癌症依舊復發。面對傳統療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