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母子倆罹大腸癌末期都治癒

母子倆罹大腸癌末期都治癒(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醫師我要跟你說謝謝!真的感謝」原先罹患大腸直腸癌末期的台中四十四歲的張先生,八年前不幸得知自己罹癌時簡直天打雷劈,甚至都已送進開刀房把肚子打開了,醫師才宣告腫瘤太大無法切除,讓抗癌路程更加艱辛,但他快放棄之時,輾轉轉院到台中榮總醫院進行多專科治療,歷經12次化療及5年追蹤療程終將腫瘤縮小、切除,擺脫病痛,還生了一個小孩,在記者會上,他心存感激多次向治療他的醫師九十度鞠躬,一身健朗的樣子,完全看不出來他是大腸直腸癌的患者。

 我國大腸癌發生率 居高不下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8秒。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而大腸直腸癌則持續登上每年癌症新增個案的榜首,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並有近4千人因大腸癌死亡。其中,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大腸癌的發生。

據歐美國家經驗,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要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除了要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外,50~75歲民眾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初期排便會出血,但有時混在便中不易察覺,常被誤認為是痔瘡而未重視,建議有家族病史的民眾也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早期發現大腸癌病變,早期診治。

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其實是可以早期發現,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蔣鋒帆醫師指出,目前大腸癌在臨床上已有相當多的藥物選擇,醫師能夠依據患者病情及基因檢測結果給予治療,搭配手術切除腫瘤,已有不少抗癌成功令人振奮的案例。

像是張先生腫瘤已經大到無法開刀,經過多年治療,目前回歸正常生活且健康,另他的母親在去年也不幸同樣罹患大腸癌,且症狀比張先生更加嚴重,腫瘤瀰漫擴散到十二指腸、胰臟並發生腸阻塞,但經過二十多次的化療,並使用抗癌製劑與標靶藥物,目前腫瘤全部消失,堪稱醫學奇蹟。因此醫師就呼籲,罹患各種癌症,不必絕望看待,只要樂觀以對,依目前的醫療科技,一定能獲得良好的癌症控制。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大眾認為肥胖只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其實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好發於體重過胖的人。像是38歲的林小姐體重高達105公斤。白天上班老是覺得自己沒睡飽,平常躺在床上睡覺更是鼾聲震天,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罹患最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時呼吸停止次數高達90多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退休後的生活,常常讓許多老年人覺得頓時失去重心,生活變得無聊乏味,甚至感到孤獨,當心心智衰退快速、憂鬱症也因此找上門;研究顯示,孤單和憂鬱與老年人心智衰退有關,感到最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了20%。 憂鬱、孤獨 都會加速心智衰退 這份研究來自八千三百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年紀一大,容易造成鈣質流失,骨質疏鬆跟著上門報到,許多民眾認為,想要保護骨頭與關節,就應該少動,然而醫師表示,怕傷關節不運動更糟糕!唯有透過運動前暖身、運動中腳跟先著地、運動後補充鈣質3大原則,才能保骨固關節! 30歲起骨骼開始耗損 運動可增加骨密度 中華民國骨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張瓊之/綜合整理報導)女人是一個很奇妙的生物,在每個階段裡都會有不同變化,像是懷孕、生小孩後更為明顯,不管是飲食習慣、穿著打扮,還是身材等,都會在無形中起了變化,若在此時沒有意識到這種改變,就容易被冠上「黃臉婆」的稱號,像是玩美部落客高妹就有深刻的體會。 高妹說,「回憶起2年前剛生完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