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研究:老年人感到孤獨 心智衰退更快

研究:老年人感到孤獨 心智衰退更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退休後的生活,常常讓許多老年人覺得頓時失去重心,生活變得無聊乏味,甚至感到孤獨,當心心智衰退快速、憂鬱症也因此找上門;研究顯示,孤單和憂鬱與老年人心智衰退有關,感到最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了20%。

憂鬱、孤獨 都會加速心智衰退

這份研究來自八千三百多名65歲以上的美國人,受測者在1998至2010年之間,每兩年就接受一次評估。其中,17%的人在研究開始時表示感到孤單,而在這些感到孤單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患有憂鬱症。

研究發現,相較於滿意自己社交網絡和連結的人,感到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不感到孤單的人快了20%。另外,研究開始時,感到憂鬱的人心智衰退的速度也較快。Nancy Donovan 博士表示,在這12年當中,即使只是一或兩個憂鬱症狀,也與認知功能衰退的增加有關,特別是孤獨感。雖然孤獨感和憂鬱症呈現緊密相關,然而孤獨感本身可能就影響了認知功能。

不喜與人互動者 易產生孤獨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師胡維恆指出,孤獨的人通常較少身體與心智活動,而覺得孤獨的人本來就是憂鬱的高危險群,也較容易罹患憂鬱症,憂鬱的症狀中本來就有負向思考、自責、注意力降低、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等症狀,孤獨可能是憂鬱造成,如果漠視或當作老化來看待,則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孤獨可能是因為原來的個性,本就不喜歡與人互動,也可能是人際上與人不睦或位居高位、退休後不習慣較為單純的生活模式,因此相對容易產生孤獨感。

多參與家庭聚會、志工活動

由於與人的互動少,各項心智刺激就變少,因此,可設法增加更多與人的互動機會,例如晚輩多和他講電話、和老同學或朋友碰面、舉辦家庭聚會、參加志工活動、去區民活動中心下下棋,甚至是利用平板上網打打麻將等,特別是家中晚輩對年長者的鼓勵,及設法提高生活品質,透過積極活動讓他們來改善持續性的憂鬱和降低孤獨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肝病一直以來都是常見的健康殺手,從肝炎到肝硬化,最後形成肝癌,即所謂的肝病三部曲。加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九位,肝病可說是台灣地區最常見之「本土病」之一。而肝是沉默的器官,當肝病出現明顯症狀時,通常已十分嚴重了。為避免肝病所苦,除了定期檢查外,擁有良好...

閱讀詳情 »

小編和朋友吃飯時,她提到整脊師父推薦給她看的影片,說睡前躺著做一個動作,只要五分鐘,就能幫助熟睡並立即縮小腰腿尺寸,更能幫助排便,這個動作對常期姿勢不良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聽她說完,在坐每個人都向她要了影片~ 我看過後~整個尖叫嘿~~~~酥勾一(很厲害)~!! 所以回家後立即分享給大家~!先分鏡給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還記得坊間流傳的一句經典名言「肝若是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看似戲謔,卻是許多人的真實寫照!肝臟在體內雖然是個重要的排毒工廠,但往往因為它的沉默,讓肝癌這個無形殺手,在不知覺中掠奪了我們的健康。  對此,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人多以為裝了固定假牙,蛀牙永遠不會找上門,就可以大吃大喝,也不注重清潔。但是傳統裝置固定假牙,並非一勞永逸,如果沒有正確清潔牙齒,仍然有可能因為蛀牙或牙周病的發生,而造成固定假牙脫落。  阮綜合醫院牙科部楊凱勳醫師說,近來門診發現一些病例,患者做「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