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毒品防制中心教你辨識新興毒品

毒品防制中心教你辨識新興毒品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在臺灣過去以施用海洛因及安非他命等毒品為大宗,進幾年已轉變開發多樣化學類合成毒品,此類的新型態毒品稱之新興影響精神活性質(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簡稱NPS),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UNODC)統計,截至2020年12月止共列管多達1,047種,進一步分析後,NPS多數為興奮類物質、其次為合成類大麻或迷幻類物質;在我國為因應新興精神活性物質快速製成新興毒品,法務部於毒品審議委員會新增299項毒品為新興精神活性物質,列管品項多達659項,成為全球列管毒品最多國家之一。

此類NPS毒品新增及淘汰速度極快,從過去毒品多半粉末、結晶狀、錠狀毒品販售,毒品製造工廠或藥頭為躲避警方查緝或吸引民眾購買將市售包裝的咖啡包、奶茶包、零食、糖果等,或是自創潮流品牌,添加各種合成卡西酮類、類大麻等混入2種以上毒品後重新封膜,掩人耳目,降低年輕人警戒心,進而好奇使用;施用者初期施用後感到欣快感或脫離現實感,不自覺一包接著一包使用,導致體內藥物劑量過高,嚴重暴斃身亡,因成分複雜,外觀難以辨識,教您破解新興毒品警訊,請提高警覺小心防範以下:

1、有拆封又重新包裝痕跡。

2、特殊造型藥丸、山寨知名品牌。

3、無清楚標示食品內容。

4、標榜神奇功效的食品、來路不明菸品、菸油。

黃偉哲市長非常關心市民朋友,呼籲市民朋友,如有毒品相關問題民眾可至本中心,由專業人員提供諮詢,諮詢內容全程保密,如有任何毒品相關問題可撥打24小時免付費毒品防制諮詢專線0800-770-885(請請您,幫幫我)、搜尋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ntidrug.tainan/」按個讚或加入[email protected],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關心您。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前5個月的新增愛滋通報人數較去年同期大減3成,但台灣人對愛滋的負面觀感,依舊居高不下!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今(15)日公布一項最新「愛滋認知大調查」結果,發現仍有逾5成台灣民眾對愛滋普遍存在負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俗話說,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國健署最近統計發現,每年1.1萬名確診肝癌患者中,約有兩成和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有關。更有研究指出,台灣每四名成人,就有一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過量飲酒導致),主要是過多的脂肪(以三酸甘油脂為主)充斥在肝臟中,因無明顯症狀,多在健康檢...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一個新生兒都有一本「兒童健康手冊」,攸關寶寶的健康檢查及預防接種紀錄,今年邁入第25周年的「兒童健康手冊」也有新改版了,國健署今(15)日宣布從醫療人員及家長的觀點重新調整手冊內容,不但針對兒童發展篩檢項目紅字警訊提示,...

閱讀詳情 »

▲(照/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竹一位14歲國中少女,過去一個多月來持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和非常嚴重的皮膚搔癢,體重也一個月減輕3公斤,晚上睡覺常盜汗,本來以為只是過敏症狀罷了,直到發燒和咳嗽症狀加劇就醫,醫師詳細檢查發現竟是惡性淋巴癌的何杰金氏淋巴瘤第二期,胸部縱膈腔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