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民眾喜歡往大醫院跑 聽外傷醫學會理事長怎麼說!

民眾喜歡往大醫院跑 聽外傷醫學會理事長怎麼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民眾生病,無論是小病、大病,都習慣去大醫院、醫學中心,因此造成大醫院、醫學中心人潮爆滿,真正急、種症患者反而遭到排擠。針對這種現象,醫界、健保署等,都在苦思對策,希望加強醫療分流,進而解決這樣的問題。

健保署 努力推動醫療分級
中央健康保險署在2017年4月15日宣布部分負擔費用,未經轉診或屬於輕症的急診患者若至醫學中心看診,部分負擔費用將分別調整新台幣60元、100元。但如果是由基層診所、小型醫院轉診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患者部分負擔可減少新台幣40元。此外,健保署也在努力推行「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雙向轉診制度。

對於中央健保署這一連串政策,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表示肯定,不過簡立建醫師認為,當民眾出現一些狀況時,有時基層醫療院所無法應付這些狀況,民眾因而就往大醫院跑,因此要推行醫療分流,重點在於強化基層醫療實力、強化民眾對基層醫療的信心。

強化基層醫療實力 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簡立建理事長以外傷治療為例,他說,在美國,當出現中、大型外傷時,區域醫院就有能力可以進行處置,爭取黃金搶救時間,但在台灣,可能需要至醫學中心等級醫院才有辦法處理,若能強化基層醫療實力,便可幫助分散醫學中心、大醫院患者人潮。

簡立建理事長強調,如果沒有強化基層醫療實力、強化民眾對基層醫療的信心,只將重點放在推動雙向轉診制度,到頭來,可能只是增加患者就診次數、頻率,民眾還是繼續往大醫院跑,對改善大醫院擁塞現象幫助不大。

台灣外傷醫學會 努力提升台灣外傷醫療實力
另外,簡立建醫師也希望透過台灣外傷醫學會的力量,逐步提升台灣外傷醫療實力,讓政府更重視外傷醫療這領域。

目前台灣一級外傷醫療中心的能力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的一級外傷醫療中心並駕齊驅,但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則有落差。簡立建理事長期望台灣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實力也可以與美國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平起平坐。並希望可以提升基層醫療院所外傷處理的能力,這樣即使在偏遠地方,外傷患者也能即時獲得救治,以挽回寶貴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2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全台糖尿病人口數不斷攀升,根據糖尿病衛教學會統計,全台糖尿病人口已上升至140萬人;臨床上,則也常見民眾對於是否罹患糖尿病而有所疑惑,就1名46歲上班族,身材微胖,時常感覺口渴,擔心自己是否真的罹患糖尿病;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指出,若單只有口渴,沒有多尿的現象,就不屬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男生喝四物會軟趴趴?據平面媒體報導,65歲的蔡姓男子誤將四物當成鹿茸藥酒飲用,不但雄風未振還軟趴趴,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不少男性開始對「四物」避之唯恐不及。不過,中醫師表示,四物湯是貧血和免疫疾病患者的良藥補品,「喝四物湯會造成陽萎」是無稽之談,醫療上並無證據指出兩者有關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45歲婦女,去年騎車摔倒,導致右手腕骨折,術後卻不敢活動,沒想到1個月後,手肘、肩膀不但出現痠痛,甚至無法舉起,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因為缺乏活動,造成關節攣縮的現象。以開刀接回斷骨的手術而言,通常3個月後就能恢復,但這名患者術後擔心骨頭再移位,刻意不用右手,沒想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40歲男性有感冒症狀,和家人泡完溫泉後,卻出現全身性蕁麻疹,緊急就醫後,才順利舒緩症狀;嘉義基督教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陳俊銘指出,若家族有蕁麻疹病史的民眾,應減少在感冒時泡溫泉,才能避免症狀加劇。這名患者除了出現感冒症狀,也有身體紅疹的現象,就醫後有逐漸好轉的跡象,患者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