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民眾喜歡往大醫院跑 聽外傷醫學會理事長怎麼說!

民眾喜歡往大醫院跑 聽外傷醫學會理事長怎麼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民眾生病,無論是小病、大病,都習慣去大醫院、醫學中心,因此造成大醫院、醫學中心人潮爆滿,真正急、種症患者反而遭到排擠。針對這種現象,醫界、健保署等,都在苦思對策,希望加強醫療分流,進而解決這樣的問題。

健保署 努力推動醫療分級
中央健康保險署在2017年4月15日宣布部分負擔費用,未經轉診或屬於輕症的急診患者若至醫學中心看診,部分負擔費用將分別調整新台幣60元、100元。但如果是由基層診所、小型醫院轉診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患者部分負擔可減少新台幣40元。此外,健保署也在努力推行「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雙向轉診制度。

對於中央健保署這一連串政策,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表示肯定,不過簡立建醫師認為,當民眾出現一些狀況時,有時基層醫療院所無法應付這些狀況,民眾因而就往大醫院跑,因此要推行醫療分流,重點在於強化基層醫療實力、強化民眾對基層醫療的信心。

強化基層醫療實力 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簡立建理事長以外傷治療為例,他說,在美國,當出現中、大型外傷時,區域醫院就有能力可以進行處置,爭取黃金搶救時間,但在台灣,可能需要至醫學中心等級醫院才有辦法處理,若能強化基層醫療實力,便可幫助分散醫學中心、大醫院患者人潮。

簡立建理事長強調,如果沒有強化基層醫療實力、強化民眾對基層醫療的信心,只將重點放在推動雙向轉診制度,到頭來,可能只是增加患者就診次數、頻率,民眾還是繼續往大醫院跑,對改善大醫院擁塞現象幫助不大。

台灣外傷醫學會 努力提升台灣外傷醫療實力
另外,簡立建醫師也希望透過台灣外傷醫學會的力量,逐步提升台灣外傷醫療實力,讓政府更重視外傷醫療這領域。

目前台灣一級外傷醫療中心的能力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的一級外傷醫療中心並駕齊驅,但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則有落差。簡立建理事長期望台灣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實力也可以與美國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平起平坐。並希望可以提升基層醫療院所外傷處理的能力,這樣即使在偏遠地方,外傷患者也能即時獲得救治,以挽回寶貴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2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黃小姐過去曾是舞者,但因一場車禍受傷後,左腳受傷不能運動,且僅管食量不大,但體重卻持續增加,後續檢查時又發現有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前兆,為了健康,黃小姐決定接受縮胃減重手術,順利減去15公斤,卻發現包含蝴蝶袖,大腿內側等皮膚鬆弛,因此經醫師建議採以鳳凰電波的拉皮...

閱讀詳情 »

這幾週的鮭魚之亂,天天都聽到鮭魚的消息,讓營養師突然想到一項保健食品,那就是「膠原蛋白」,為什麼鮭魚跟膠原蛋白有關呢?其實鮭魚不只是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優質蛋白質的好食材,連保護關節的膠原蛋白,也是從「鮭魚鼻軟骨」萃取而來的喔! 專欄目錄 鮭魚鼻軟骨萃取的膠原蛋白可以保護關節從鮭魚鼻軟骨萃取的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明(22)日行政院長與衛福部長,將於上午7時40分,在台大醫院接種牛津AZ新冠疫苗,成為全台頭2位施打新冠疫苗首長,外界質疑不想他人「搶鋒頭」,指揮中心特別說明,台大醫院安排上午8時開始接種疫苗,不希望打擾院內醫事人員施打,因此院長與部長接種時間提早。 中央流行疫情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1007),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1月至波蘭出差,於今(2021)年2月25日返台,入境時無不適症狀,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入境後即至防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