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氣滯血瘀患經痛 4法調理告別不順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氣滯血瘀患經痛 4法調理告別不順

造成經痛的主要原因有氣滯與血瘀,若是經痛表現為下腹部脹痛是氣滯狀況;刺痛則是血瘀;兩者常常同時存在,為氣滯血瘀型經痛,因活動量不足,導致氣血流動不順暢而疼痛。在經期用藥,可有助於經血順暢排出,以降低疼痛感。

一提起「經痛」,就讓每位女性朋友聞之色變,今年十九歲的簡小姐,從高二開始每個月的經期,總是要經歷頭兩天的生理痛,疼痛難耐只能靠止痛藥來緩解,不然無法上課,為了改善每月一次的疼痛,四月底時,簡小姐到醫院求助中醫,經醫師以活血、溫經藥物調理兩個月後,終於開心告別經痛。

以現代醫學分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黃曉怡醫師指出,原發性經痛從初經開始就會疼痛,繼發性經痛則是原本不會疼痛,後來才發生疼痛且疼痛程度逐漸惡化,可能是器質性的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等等引發疼痛,若有逐漸惡化的痛經建議到西醫檢查,找出病因。

久坐不運動、吹冷氣吃冰飲 使身體受寒 影響經血排出

子宮寒涼也是導致經痛的原因之一。黃曉怡醫師指出,現代女性常因為久坐、運動量不足使體質不夠強壯,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寒涼物質影響,飲食上像是食用冰冷的食物,如冰品、冷飲、冰箱拿出的水果,或是常待在冷氣房等易使身體受寒的環境,都可能影響經血排出,導致經痛。黃醫師建議,冰品、冷飲可退冰後再食用,另外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或加強腹部肌力收縮的力量,均有助於經血順利排出。

中醫治療經痛的建議方式

1、 熱敷:子宮寒涼,還可以熱敷緩解疼痛。

2、 吃中藥:在經期前,可以藉由薑、吳茱萸等中藥處方溫暖子宮。

3、 艾灸:若是經期中有疼痛症狀,可以透過艾灸緩解疼痛,再搭配益母草、蒲黃、五靈脂等活血藥物,均可幫助經血排出順暢。

4、 按摩穴道:黃曉怡醫師說,經期前,可以常按壓三陰交穴道,位於小腿內側,從內踝起往上量四指幅寬,每天持續按壓五分鐘能改善經痛;若值經痛時,按壓位於大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處的合谷穴,按摩位置偏向食指,能緩解經痛症狀。

根據統計全台灣有七到八成的女性有經痛的困擾,女性想知道自己是否有子宮虛寒現象,可透過以下項目自我檢測,經血帶有血塊、月經量少、質稀、經期時常延後、有痛經的困擾、分泌物多,且呈現水樣或色白質稀、四肢常冰冷、常腰痠、下半身痠、小腹不溫或感覺下腹冷、生產過的婦女下腹部有垂墜感、有不孕的煩惱。只要符合3項以上,或有痛經及分泌物呈現水樣、白稠量多或不孕等問題,建議可看醫師協助調理體質。

經期不規律的女性,黃曉怡醫師指出,體質偏熱或氣虛會讓月經容易提前;體質偏虛或偏寒,造成月經量少或延後甚至閉經;中醫亦可依體質調理。黃曉怡醫師提醒,引起經痛及經期不調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以上症狀的女性朋友,還是要經由專業的中醫師診斷後對症下藥,量身調理,讓每月月事順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每次月經到來,猶如血崩,須要不斷更換衛生棉,對於女性而言,最令人感到崩潰,但如果大姨媽駕到,每兩小時就須用衛生棉服侍服侍,甚至遭大姨媽虐待得臉色慘白,頭暈目眩,就要注意是不是經血早已超量,得趕緊上婦產科一趟,以免失血過多,終日昏沉,影響到工作或課業表現! &nbs...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台商最近在大陸應酬頻趕攤拼酒,有天夜裡腹痛到受不了,原以為是胃痛,但吃了藥還是痛,次日緊急搭頭班飛機回到台灣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急性胰臟炎,幸好及時治療才不致休克,甚而導致死亡。 尾牙猛喝酒  胃病、急性胰臟炎患者增 每年農曆年前因「趕攤」引起腹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生活形態、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越來越多人有心血管方面的困擾,只要一不注意,就可能會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問題產生!日前,一名菸齡約有50年的施先生,因平時抽菸偶爾會出現胸悶,所以每當症狀出現時都不以為意,直到去年爬樓梯,差點喘不過氣來,才到醫院做檢查。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春節腳步逐漸到來,家家戶戶已開始準備預定年菜,或是規劃菜單,但營養師表示,傳統年菜高油、高糖、高熱量,整個過年吃下來,肯定會增加數公斤,且對平時肉類攝取過多、工作緊張的現代人來說,還會增加許多腸胃負擔。  因此,建議民眾在今年過年時,以蔬食取代魚肉,不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