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水果升糖指數高 孕婦注意,當心妊娠糖尿病上身

水果升糖指數高 孕婦注意,當心妊娠糖尿病上身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8歲的蘇小姐懷孕初期由於孕吐不適,多以水果代替正餐,以為水果就可以取代蔬菜;早餐常吃薯條、漢堡,三餐多以外食或速食為主,每天也會喝蜂蜜水,心想可以讓胎兒皮膚變好。在懷孕24周接受「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發現血糖值超過140 mg/dL,產前超音波檢查發現寶寶體重超前兩周,進一步安排妊娠糖尿病糖水測試,喝下100公克糖水,共需抽四次血,四次中有兩次不合格的她,確診罹患妊娠糖尿病。蘇小姐緊張地詢問:「我都沒吃什麼東西,也沒暴飲暴食怎麼會這樣?」

水果升糖指數高 營養無法與蔬菜互相取代
台中烏日林新醫院新陳代謝科林瑋涵主任表示,由於蘇小姐的父親為糖尿病患者,一級親屬中有糖尿病患者,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此外,包含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前一胎曾患有妊娠糖尿病、懷孕前BMI值大於24以上或曾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及多囊性卵巢症病史,也都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險族群。

蘇小姐配合醫師、營養師及衛教師的建議,開始紀錄飲食日記,每天自主監測血糖最少四次以上的(例如:一次空腹加三餐飯後2小時),才驚覺自己飯後2小時的血糖值常常飆高至170 mg/dL。林瑋涵主任指出,水果含糖量和升糖指數都很高,容易引起高血糖、肥胖等問題;而蔬菜富含維生素A、鉀及鐵等營養成分,糖分較低,兩者的營養並不能互相取代。此外,早餐可以吃低升糖指數及高膳食纖維的全榖雜糧類,取代薯條、漢堡等食物。蘇小姐注意三餐的糖分攝取,戒掉含糖飲料(如蜂蜜水、果汁等),終於將血糖控制在標準值,寶寶的生長速度也恢復正常了。  

產後定期追蹤 避免變成真正糖尿病
如果妊娠糖尿病控制不佳,將對母體與胎兒產生負面影響,包括羊水過多、胎兒發育異常、巨嬰、胎死腹中、新生兒出生後有低血糖的情形等,不可不慎。林瑋涵主任呼籲,妊娠糖尿病大多可以用飲食、運動來控制,雖然糖尿病通常會隨著妊娠結束而恢復正常,但產後必須定期追蹤血糖變化,建議產後6~12周回診檢查,評估後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之後每隔三年也要追蹤一次,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定期追蹤才能避免演變成真正的糖尿病。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芒草心以攝影展呈現無家者無奈 期待社會理解發揮同理心

2020最新醫美趨勢大公開 「自然美」成主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5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常有球友表示打球後「 不只是腰痠背痛, 連肌肉也會拉傷。」大多數人的這種拉傷都是發生在右側腹。高爾夫是會動到下半身、腰的迴轉跟帶動手臂的全身運動。若用慣用手與上半身的力氣全力揮桿的時候,慣用手那邊的側腹就很容易出現疼痛症狀。 又痛又可怕的側腹痛 傷害預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誰容易感染菜花?答案是:無論性別、年齡,任何人都有可能!這種人類乳突病毒,隨著HPV類型的不同,表現出的病徵也有所差異,包含子宮頸癌和菜花的病毒都屬於HPV病毒,其中讓人較難以啟齒的菜花,傳染率和復發機率都很高,一旦延誤治療,將提高罹患睪丸炎、攝護腺炎、陰莖癌和子宮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50歲男性高血壓患者,原先在追蹤治療之下血壓控制還算得當,但近來因疫情影響不敢至醫院回診,也擔心正在服用的高血壓藥物增加新冠肺炎染病風險,而擅自停藥,導致出現疑似中風症狀,緊急就醫後發現心臟收縮壓飆至160 mmHg,同時併發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現象!小心「隱形殺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在五月中爆發疫情,進入社區三級警戒,許多長輩不敢出門,雖然時至今日確診數下降,疫情也稍稍趨緩,但兩個月居家防疫,不但活動量大減,也幾乎曬不到太陽。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提醒,不管是不是骨鬆患者,長輩平日就應該進行「日曬、補鈣、荷重運動」,可以幫助減緩骨鬆,也能避免肌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