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水果榨汁喝不如直接吃

水果榨汁喝不如直接吃

(圖片翻攝來源)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關注健康和養生,其中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每天吃大量的水果。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購置了榨汁機,覺得喝新鮮榨的水果汁既美味又方便,還顯得相當時髦。可是把水果榨汁了真的就像人們說的那麼美好營養豐富嗎?

水果榨汁會損失營養?

江蘇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醫師武建海介紹說,水果榨汁的過程中主要損失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即便是榨汁之後馬上就喝也是如此​​,這是因為在榨汁的過程中,高速旋轉的刀片把所有細胞全部破壞,把其中所有的物質都混合在一起,此時水果當中富含的維生素C與空氣或其他細胞當中的氧化酶相遇發生相互作用,就會遭到大量的損失。

此外,除了維生素C,像類黃酮、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榨汁後營養素易吸收?

把水果榨成果汁後“營養更容易吸收”嗎?武醫師表示,其實對於健康人來說,這種說法是比較可笑的。水果中的糖分、有機酸、鉀元素即便不打成果汁,也都容易吸收。而吃水果的健康意義之一,是為了提供膳食纖維,喝糖水不是水果的營養價值所在。因此,與其說“果汁營養好吸收”,不如說“無需勞動牙齒”。

榨汁後的果渣要吃嗎?

如果你打算把果渣吃掉,顯而易見口感是相當不好的。既然都要吃果渣了,何必還榨汁呢?果渣主要是纖維含量豐富,對於需要控制便秘和血脂的人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武醫師建議,水果榨汁雖然時尚,但還是不如直接吃水果來得健康。目前水果榨汁主要適合於牙齒脫落且消化不良的老年人以及消化障礙的重症患者,如果是健康人偶爾為了滿足“口舌之歡”也是可以適量飲用的,但不建議長期為之。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回暖,出外踏青或掃墓民眾應小心蟲蟲危機。日前,一名婦人前往山區,返家數日後出現發燒、全身痠痛、倦怠及紅疹等症狀而就醫,並提及胸前出現一個約一元硬幣大小、周圍發紅但不痛的黑色結痂,但是並不記得最近該處皮膚有受傷。經醫師詢問病史,抽血送疾病管制署進行檢驗後,證實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連續假期即將到來,民眾掃墓祭祖或郊遊踏青,應預防遭恙蟲叮咬而造成身體不適,甚至感染恙蟲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於山區或戶外活動時,應儘量避免進入草叢,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表示,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國平均每年因恙蟲感染的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正逢春冬季節轉換,天氣忽冷忽熱,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患者,若沒有規則服藥,在氣候變化時容易出現咳嗽痰多、痰黃、呼吸困難、氣喘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因此,醫師的叮嚀,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應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並每五年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急性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秋冬季節及天氣轉換正是心臟疾病的危險時期!環保署長魏國彥於昨日(3/31)列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時,突然心臟不適,緊急到台大醫院檢查。據台大醫院表示,經過檢查初步診斷為疑似「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並安排加護病房住院與心導管檢查。 南投醫院心臟科嚴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