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水果榨汁喝不如直接吃

水果榨汁喝不如直接吃

(圖片翻攝來源)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關注健康和養生,其中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每天吃大量的水果。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購置了榨汁機,覺得喝新鮮榨的水果汁既美味又方便,還顯得相當時髦。可是把水果榨汁了真的就像人們說的那麼美好營養豐富嗎?

水果榨汁會損失營養?

江蘇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醫師武建海介紹說,水果榨汁的過程中主要損失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即便是榨汁之後馬上就喝也是如此​​,這是因為在榨汁的過程中,高速旋轉的刀片把所有細胞全部破壞,把其中所有的物質都混合在一起,此時水果當中富含的維生素C與空氣或其他細胞當中的氧化酶相遇發生相互作用,就會遭到大量的損失。

此外,除了維生素C,像類黃酮、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榨汁後營養素易吸收?

把水果榨成果汁後“營養更容易吸收”嗎?武醫師表示,其實對於健康人來說,這種說法是比較可笑的。水果中的糖分、有機酸、鉀元素即便不打成果汁,也都容易吸收。而吃水果的健康意義之一,是為了提供膳食纖維,喝糖水不是水果的營養價值所在。因此,與其說“果汁營養好吸收”,不如說“無需勞動牙齒”。

榨汁後的果渣要吃嗎?

如果你打算把果渣吃掉,顯而易見口感是相當不好的。既然都要吃果渣了,何必還榨汁呢?果渣主要是纖維含量豐富,對於需要控制便秘和血脂的人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武醫師建議,水果榨汁雖然時尚,但還是不如直接吃水果來得健康。目前水果榨汁主要適合於牙齒脫落且消化不良的老年人以及消化障礙的重症患者,如果是健康人偶爾為了滿足“口舌之歡”也是可以適量飲用的,但不建議長期為之。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根據統計,癌症已連續33年高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其中肺癌又為癌症奪命之冠,平均每年帶走9千名病友!為響應11月17號世界肺癌日,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民眾,應遠離肺癌危險因子、鼓勵病友掌握「轉移不煩『腦』、個人存活期、營養均衡」3關鍵。  6成患者營養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3歲林先生,近半年來記憶力減退,家人還發現他突然不會使用手機或鑰匙,反應似乎也緩慢許多。求診才發現,林先生為慢性心房顫動患者,腦部已出現多處中風病灶,因而造成血管性失智症。醫師指出,研究認為,心房顫動患者可能增加智能障礙,以及失智症風險達1~3倍不等;而造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己這陳思綺/綜合報導)飯後想來杯飲料,許多人會選擇紅茶、綠茶、奶茶等,茶乃中國數千年來的養生飲品,有利尿、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增強耐力等藥理效果;那如果茶喝不完,隔天還能喝嗎?坊間流傳「喝隔夜茶會致癌」,讓許多人喝的心驚驚,部立南投醫院蕭曉安營養師表示,這是錯誤觀念,目前並無研究證實隔...

閱讀詳情 »

市面上的飲料越來越多樣化,令人眼花撩亂,且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逐漸抬頭,廠商也必須提出市售飲料的健康與功能性,讓消費者喝得安心。因此飲料商推出了「電解水」、「離子水」、「鹼性水」……等產品,強調飲用這些鹼性離子水,可以適當的改善酸性體質,但實際上民眾飲用鹼性水的習慣為何?P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