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沒家族病史、不吸菸也難逃… 她一次健檢竟發現兩個肺癌

▲醫師門診觀察,近一兩年診斷出罹患多發性肺癌的患者日益增加。(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沒家族病史、不吸菸,依舊逃不過肺癌陰影。一名53歲女性,身體一向健康,並無肺癌家族史病史也不吸菸,但日前健康檢查時,卻一口氣在左、右肺部都發現毛玻璃狀病變,醫師懷疑為「多發性肺癌」,透過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切片確診為第一期肺腺癌。醫師提醒,肺癌好發族群不再僅有菸癮及具肺癌家族史者。

根據衛福部資料,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且每年新診斷罹患肺癌者約有1萬3000人。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鍾政錦表示,一般而言,吸菸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因子,但隨著生活形態與空氣品質改變,近一兩年診斷出罹患多發性肺癌的患者日益增加,且以無抽菸習慣的女性患者為多。

鍾政錦說,近年發現在同樣的致癌因子和基因之下,左、右肺有極大可能同時出現病變,若無擴散,便會透過胸腔鏡切除病灶進行化驗,許多病患在病理化驗後,若發現兩處病灶為不同癌症型態或同為癌前病變、第一期肺癌等原位癌時,便可確定為多發性肺癌,此時如果能將腫瘤徹底切除,將可有效提升5成以上存活率。

目前的肺癌手術治療,醫師會考量術後肺功能的保留,視腫瘤大小、位置及期別,選擇楔狀切除、肺節切除、肺葉切除或肺段切除。鐘政錦指出,透過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僅需一個傷口便可在一次手術中同時切除左肺與右肺病灶。

醫師提醒,即使為多發性肺癌,只要及早發現及早切除,並定期追蹤,仍能享有好的預後,因此民眾無須過度擔心;建議55歲以上的肺癌高危險群患者可多加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早期肺部病變,早期診斷與治療。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吃了預防藥怎麼還得「高山症」? 當心你是身體有這病不自知

生來「鴨掌手」長蹼五指骨相連! 15歲緬甸少年來台就醫終圓單手拿筆夢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熱愛跑步的20歲男學生,一次跑步不慎跌倒後,右髖開始有隱隱作痛的感覺,一開始還不以為意,但隨著時間,症狀開始加劇,只要身體一向前彎要穿鞋襪時,都會伴隨深層的疼痛感,求助一般骨科及復健科治療,只被當作是單純的肌肉拉傷,治療不見好轉,最後才發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蔡英文拍板開放美豬,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29)日至花蓮縣傾聽養豬業者心聲。業者對政府雙重標準感到不平,並陳情:「養豬戶好不容易等到口蹄疫拔針、准許外銷,現又面臨進口美豬衝擊,盼政府妥善思考。」江啟臣表示,黨團將要求蔡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國民黨團發表聲...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情緒失調、不易受孕,可得懷疑是甲狀腺出了問題!一名39歲從事服務業的黃小姐,就屢屢被身邊的人抱怨「講話太快了,講什麼我都聽不懂」、「可不可以先不要生氣」,個性急躁、脾氣火爆的她,甚至好幾次差點與客人起衝突,也跟老公感情不睦,一次全身健檢才...

閱讀詳情 »

眼睛是非常複雜且精密的器官,有時眼睛紅紅的被醫生診斷為結膜炎,但有些「眼紅」的情況卻又是因為角膜炎所引起,到底結膜炎與角膜炎有何不同呢?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結膜炎在臨床上相當常見,常見因病毒感染而引起且通常不會影響視力,只要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即可改善;然而,角膜炎則主要是由外來病原體經由角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