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沒有菸品不傷身 專家:加熱式菸品比傳統毒

  菸品形式越來越多,除了傳統香菸之外,還有電子煙、加熱式菸品,不少青少年被誤導,以為新興菸品不會危害健康,但專家警告,加熱式菸品與傳統紙菸一樣,除了容易上癮,還有更多毒性及致癌物質。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解釋,加熱式菸品介於傳統菸品與電子煙之間,主要由菸草柱、支撐器、充電器3部分組成,運作原理是將含有經加工處理的菸草柱放入支撐器中,吸取加熱至一定溫度後所產生的氣體。近年來,澳洲、紐西蘭、新加坡、澳門均已明文禁止這類新興菸品。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賴志冠說明,菸商聲稱加熱式菸草產品沒經過燃燒,不會產生二手菸,危害較傳統菸品低,但不管是加熱式菸品、電子煙均屬於「非燃燒式菸品」,本身就屬於二手菸,仍會危及健康。

  研究證實,加熱式紙菸代用品以攝氏約300度將菸草的內含物霧化,在啟動時與使用中皆會產生支流菸霧(就是所謂的「二手菸」),賴志冠強調,只要是二手菸,就沒有最低安全標準。

  吸菸對身體百害無一利,新興菸品也同樣會危害人體,加熱式菸品是以菸草製成,釋放出的煙霧與傳統紙菸相同,均含有尼古丁和其他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對此類商品發表聲明,認為加熱式菸品與傳統紙菸一樣,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國民健康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指出,根據1項日本研究報告,加熱式菸品與傳統紙菸一樣,除含尼古丁易讓人成癮外,也含有焦油、NNN、NNK、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菸草控制期刊」研究報告更指出,加熱式菸品的塑膠材料在使用加熱過程中,於90°C左右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甲醛氰醇)。

  雖有部分國家認為加熱式菸品為「菸品」,而同意該產品上市,並不意味著它們是安全的,也不代表該產品是減害產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107年召集諮詢委員會專家,即以壓倒性投票結果否定「加熱式菸品可降低菸害相關疾病風險」,也否定「吸菸者會改用加熱式菸品作為戒菸工具」的可能性。

  根據美國、加拿大、英國聯合研究顯示,加熱式菸品對青少年吸引力比菸草還高,近3成16至19歲的青少年想嘗試電子煙,2成5想嘗試加熱式菸品,1成9想嘗試菸草。

  菸煙的暴露沒有安全劑量,只要吸入就有害健康,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應正視這類商品的健康危害,遠離任何形式的菸草產品。

相關推薦

梅毒快篩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全台愛滋累積感染個案為38,439人,疾管署呼籲,有性行為者一生應至少進行1次愛滋篩檢;梅毒快篩有不安全性行為者一年應至少進行1次愛滋篩檢;若持續有感染風險行為建議每3至6個月篩檢1次,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為簡化愛滋檢驗流程,縮短受檢民眾等候時間,疾管署宣布108年與全國...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流行中疫情不只新型冠狀病毒一種!疾管署今(25)日宣布,除原已列為新型A型流感旅遊疫情建議第二級警示(Alert)的福建省外,即日起山東省也提升至第二級警示;全因為中國5月9日及13日又各通報1例的H9N2流感病例。 世界衛生組...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口罩將可自由買賣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宣布,在庫存量足夠下,不僅口罩外銷將全面鬆綁,在政府「定額徵收」數量外的部分,就連國內也將開放自由買賣,換句話說,民眾在實名制的14天9片之外若還覺得不夠用,可自行購買了,但這...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採取最嚴格的「三採陰」標準,否則不准出院回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表示,國內疫情趨緩,目前仍有19人住院中,其中1名更是從3月16住院至今;也正因為隔離時間太長恐造成身心壓力,指揮中心透露,正考量檢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