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馬偕急診行動資訊APP 即時掌握看診情況

  急診室分秒必爭,醫護人員除了緊急處理病人情況外,還需要面對許多患者及家屬的各式提問,增加了急診內溝通不良及醫病關係的緊張。為了讓就醫民眾及陪同者掌握治療情況,並減少對醫護人員不斷詢問所造成的干擾,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開發1款APP,以智能化系統輔助醫療方式,讓民眾「一指搞定」,解決這些疑問。

  「馬偕急診行動資訊站APP」由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內科主任蔡維德發想規劃,蔡維德說明,對於無法看一般門診卻有實際就醫需求的病人而言,急診的確是唯一途徑,此APP可解決急診室內非屬需急救病人常遇到的問題,並藉由整合看診系統及衛教資源的雙向資訊互動,改善病人就診經驗、解決重複性詢問,將急診就醫流程透明化,同時減少干擾臨床醫療的情況發生。

  此外,病患也可以透過APP在抵達急診前,完成預辦掛號程序,先提供此次完整詳細的就醫情況及過往病史,抵達後檢傷人員便可立即掌握病人主述原因,幫助就醫過程更加順暢。患者及家屬透過點選APP內容,或使用健保卡插入急診內任一數位電子看板,即可知道目前就醫狀態及檢查報告進度、照護團隊名單及醫師建議讀取的衛教資訊。

  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台北馬偕急診室107年就醫總人次達17萬3,777人,為全國第3高,院內急診室平均每天有450位以上病人,全天候24小時皆有10位主治醫師在急救室及不同區域駐點(6位急診內科、2位急診外科及2位急診兒科)看診。資料顯示,急診檢傷分類以3至5級的輕中度病人占多數。

  為改善民眾就醫經驗,導入智能化醫療並研發APP的過程就花了1年半的時間,試圖將相關系統串接,並以人性化使用方式為出發點,改善急診混亂吵雜的刻板印象。這款APP以急診內實際面臨的醫療流程問題著眼,站在病人的需求面所開發,幾項重要功能包括:

(一)提供急診即時人數:紅燈為99人以上、黃燈為70至98人、綠燈為少於70人。

(二)病人主述內容:採用預約急診掛號的病人可先行自述病史、過敏史,當到達急診時可透過檢傷再行確認,並同步轉入電腦系統中。

(三)同步訊息:病人可即時收到看診、報告進度或病情說明通知,以便與醫療團隊接洽。

(四)我的現況:針對就醫狀態,包括:飲食、檢查項目安排、後續動向、醫療團隊成員等。

(五)提供易得性衛教資訊:減少使用衛教資訊的紙張使用,讓病人可隨時透過手機查看衛教內容。

  蔡維德指出,目前APP已在台北馬偕推廣使用,未來將逐漸擴大至馬偕各分院,提供民眾更多元化的智慧醫療服務。

相關推薦

越是美麗的東西往往越有毒,像一般顏色鮮豔美麗的設都是毒蛇。 但不僅僅是蛇,就連植物也是一樣,越是美麗越有可能有毒,有時甚至讓人喪命。 英國就有一小女孩,年僅10歲的她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摸了一種草,卻造成她的手三級燒傷,臉上毀容。 英國布里斯托的一家四口原本其樂融融,生活很幸福。 但是10歲的女兒勞...

閱讀詳情 »

法國理膚寶水小鎮La Roche-Posay Town擁有歐洲首座皮膚科醫學溫泉療養中心,以及週遭完善的設施與團隊,吸引世界各地皮膚病患者前往治療。曾經看過一則新聞報導:英國一名男童全身嚴重過敏且長了大面積濕疹,嚴重時腳部皮膚更會裂開到無法走路,他感到十分痛苦,5歲的生日願望竟然是希望「讓我死」,爸...

閱讀詳情 »

近年來大家越來越講究生活品味,在飲食方面也是如此,不僅要吃得好、吃得巧,還同時追求能夠吃出健康與美味。舉凡雞排、歐姆蕾、班尼狄克蛋……等各式料理,雞肉不但是國人最常食用的肉類,雞蛋與其相關製品更是每日蛋白質攝取不可或缺的來源之一。 有鑑於食安問題造成人心徨徨,網路上更流傳...

閱讀詳情 »

◎體內的糖越多,「癌細胞」越容易生存攝取糖分將導致體脂肪增加,除了罹患代謝症候群,其次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能可控制血糖的荷爾蒙,若長期攝取過量的糖,導致體脂肪增加,胰島素也將逐漸失去功能,最終使人體無法自行降低血糖。簡而言之,這就是造成糖尿病的主因。在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作用的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