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超商都有的「這一物」千萬不可微波!加熱後浮現「一片一片」的內膜就是致癌物!太可怕了!

注意!超商都有的「這一物」千萬不可微波!加熱後浮現「一片一片」的內膜就是致癌物!太可怕了!

翻攝阿波羅

 

防油防高溫不沾手,靠的是紙袋內層的化學物質「全氟烷化合物」。根據加拿大研究,若滲透入食物被人體吸收、轉化成「全氟辛酸」,長期吃下肚恐成毒素,但這種紙隨處可見。炸雞排、鹽酥雞用的防油紙,還有包漢堡的紙,通通都上了一層化學物質,現場來做實驗。

 

注意!超商都有的「這一物」千萬不可微波!加熱後浮現「一片一片」的內膜就是致癌物!太可怕了!

 

紙盒表面光滑像包了層膜,把水珠滴進去。拿一張沒添加蠟的白紙也來試試,對照實驗,有蠟沒蠟差很多,不沾手的包裝詞下竟是美麗的謊言;專家加熱後果然看到紙袋溶出懸浮物,台中有民眾買熱豆漿,紙杯內膜脫落成一片片,疑似太熱造成。

台灣人一年用掉30億個紙杯、50億個紙盒,一般認為最安全的紙類餐具,內層塗有蜜蠟或PE淋膜,其實是美麗的毒物。一旦高溫加熱超過「70度」就會釋出「長鏈碳氫化合物」有毒物質;另外,紙盒上花花綠綠的染劑也是美麗的謊言,因為只要高溫加熱或盛裝炸物...。換成把沸騰熱水滴進紙盒,馬上溶出不明物質、紙盒表面呈現「顆粒狀」,如果滲進食物等於把有毒物質一起吃進去,也就是說紙盒不能加熱微波。

免疫力差的病患、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容易將毒素累積在肝臟,醫師建議多吃蔬果、促進腸胃道蠕動將有毒物給排掉,這種紙盒裝冰品或常溫就好了,過熱飲料和食物,最好用玻璃製品才安全。這裡是台北市政府員工餐廳,碗盤、筷子、湯匙全是不銹鋼。市府從2016年4月1日起禁用一次性和美耐皿餐具,8月開始北市機關學校比照辦理。

超商的關東煮也不提供紙盒,想買得自備餐具,喝咖啡內用提供「馬克杯」、外帶需自備環保杯,食安從餐具做起,記得大原則,紙餐具「不要加熱」,避免將有毒物質吃下肚。

 

注意!超商都有的「這一物」千萬不可微波!加熱後浮現「一片一片」的內膜就是致癌物!太可怕了!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變種病毒Omicron國際間的最新觀察報告紛紛出爐,重症率較Delta變異株下降最多可達8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3)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分析英國、南非以及蘇格蘭發表的最新觀察報告指出,染Omicron後住院比率均較Delta來得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精準揪出潛藏的病灶,每個人一生多少都會接受大大小小的醫療影像檢查,小到看牙科、大到頭顱電腦斷層掃描,但因為檢查曝露到多少輻射量一向叫人擔心?健保署今(23)日宣布開放新服務,即日起,只要打開「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健康存摺」APP,登入健康存摺嚐鮮版,在首頁點選就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近年一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 已經成為「台灣新國病」,也讓不少人開始仰賴「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想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過,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嗎?原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然更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常讓病人面臨無謂的風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早產兒最怕發生新生兒敗血症,不但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神經發展障礙等問題,甚至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而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團隊今(2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證實,早產兒腸道菌叢失調容易發生敗血症,同時也證明腸道的細菌可因此轉移到全身造成敗血症,因此若能夠改善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