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這「六種」食物讓人體急速衰老!尤其第二種99%人每天早餐都在吃!下場太嚇人了!

注意!這「六種」食物讓人體急速衰老!尤其第二種99 人每天早餐都在吃!下場太嚇人了!翻攝荊楚網

 

一樣是50歲,有些人看起來像60歲,而有些人看起來卻只有40歲,這種現象您一定不陌生。為什麼有些人衰老得快,而有些人卻總顯得那麼年輕?其實,衰老與基因、運動、飲食和環境密切相關,飲食不當也會加速衰老。有些食物是「催老劑」,大家千萬要當心。

 

注意!這「六種」食物讓人體急速衰老!尤其第二種99 人每天早餐都在吃!下場太嚇人了!

翻攝yinews,下同

 

  1.含鉛食品

  鉛會使腦內去鉀腎上腺素、多巴胺和5-羥色胺的含量明顯降低,造成神經質傳導阻滯,引起記憶力衰退、癡呆症、智力發育障礙等症。人體攝鉛過多,還會直接破壞神經細胞內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不僅易使人患癡呆症,而且還會使人臉色灰暗過早衰老。 

  根據《啟新健康世界》報導,食物受到鉛污染的可能來源有六種:

第一種:罐頭食物,罐頭製造時可能用鉛焊接,經過高溫消毒時會使鉛溶出
第二種:榖物、蔬果若種植在含鉛土壤,或噴灑含鉛殺蟲劑
第三種:含鉛的水,自來水的鉛管及飲水機水管壁,如果有鉛溶出,被鉛污染的水就會危害人體。
第四種:路邊攤,空氣污染中有大量的鉛,如果路邊攤在交通流量大的地段,食物就較容易受到鉛的感染;
第五種:含鉛中藥,鉛丹、硃砂、蜜陀僧有解熱、鎮驚功效,但濫用有鉛中毒的可能;
第六種:含鉛用品,碗盤等容器盡量選白色、平滑的,因為漆色若製造不當時,很可能在食用時污染到食物。

 

 

 

  2.醃製食品

  在醃製魚、肉、菜等食物時,容易使加入的食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它在體內酶的催化作用下,易與體內的各類物質作用生成亞胺類的致癌物質,人吃多了易患癌症,並促使人體早衰。

 

注意!這「六種」食物讓人體急速衰老!尤其第二種99 人每天早餐都在吃!下場太嚇人了!

 

  3.霉變食物

  糧食、油類、花生、豆類、肉類、魚類等發生霉變時,會產生大量的病菌和黃曲霉素。這些發霉物一旦被人食用後,輕則發生腹瀉、嘔吐、頭昏、眼花、煩躁、腸炎、聽力下降和全身無力等症狀,重則可致癌致畸,並促使人早衰。

 注意!這「六種」食物讓人體急速衰老!尤其第二種99 人每天早餐都在吃!下場太嚇人了!

 翻攝國家網路醫院

 

  4.過氧脂質

  過氧脂質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物。例如炸過魚、蝦、肉等的食用油,放置久後即會生成過氧脂質;長期曬在陽光下的魚乾、醃肉等;長期存放的餅乾、糕點、油茶麵、油脂等,特別是容易產生哈喇味的油脂,油脂酸敗後會產生過氧脂質。

 

  5.高溫油煙

  國外研究機構經比較分析後指出,中國人喜歡用高溫食用油來烹調菜餚,灶台溫度比西方家庭的灶台溫度高出約50%。通常食用油在高溫的催化下,會釋放出含有丁

  二烯成分的煙霧,而長期大量吸入這種物質不僅會改變人的遺傳免疫功能,而且易患肺癌。研究報告表明,菜籽油比花生油的致癌危險性更大,因在高溫下的菜籽油

  比花生油釋放的丁二烯成分要高出22倍。為避免這種危害,製作菜餚時食油加熱最好不要超過油的沸點,以熱油為宜,這樣可避免引起煙熏火燎損害健康和促使面部生成皺紋。

 

 

  6.含鋁食物

  鋁同樣是對人體有害的金屬,進入人體後會逐漸累積,與多種蛋白質、酶結合,影響體內多種生化反應。鋁侵入人體後,也會損傷大腦,導致記憶減退,甚至癡呆,還可能出現貧血、骨質疏鬆等病,加速衰老。

  食物中的鋁大多源於食品製作過程中加入的含鋁添加劑,如明礬,主要含鋁食物有油條、威化餅乾、膨化食品、蝦片、油炸小食品、加工水產品等。

 注意!這「六種」食物讓人體急速衰老!尤其第二種99 人每天早餐都在吃!下場太嚇人了!

注意!這「六種」食物讓人體急速衰老!尤其第二種99 人每天早餐都在吃!下場太嚇人了!

 翻攝GOOGLE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李新琳 羅偉哲/台北報導 好消息,國內本土疫情來到新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而本土僅1例也是這一波疫情自5月中旬大爆發以來的最低點。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電大樓爆發群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下午證實最近發病懷孕婦女的親密接觸者同住家人中又有一名幼兒確診,目前正在疫調中,還沒列案號,但相關幼兒園已經停課、進行清潔消毒,幼兒園內13名師生列居家隔離。 台電大樓不同樓層(7樓及8樓)已經有3例確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腸胃問題不少,很多人常有胃謅謅(胃悶)、脹氣情形,或者擔心吃西藥會傷胃,變成不少人吃飯、吃藥都得配胃藥,但常吃胃藥到底有沒有副作用?食藥署就在食藥闢謠專區特別提醒,若長期服用胃藥,可能會改變腸胃道的酸鹼值,使得腸胃道菌叢生長失衡,增加感染風險。 食藥署表示,胃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有一個族群最得當心「坐」出危機!國健署今(19)日發表調查結果示警,台灣中壯年人口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且高達近5成「腰」過粗,如果防疫期間又輕忽生活習慣,最壞下場就是慢性疾病一口氣通通找上門。 根據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