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65歲以上老人疫情「宅」在家 6人有1人遇上這致命危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三級警戒「宅」在家,65歲以上老人除了怕新冠病毒上身,待在家裡的時間還有一個要命危機得避免!原來衛福部調查,65歲以上國人,每6人就有1人有跌倒經驗,且跌倒歷年來更一路高居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老人不慎跌倒恐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風險。

國健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比例不容小覷。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跌倒會造成頭部受傷、骨折等,嚴重跌倒則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曾經跌倒的長者常因害怕再次跌倒而在生活中更依賴家人,使健康照護上的需求及複雜程度增加,並花費更多人力及金錢。

老人防跌得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不但專家建議要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之外。還有一些危險地點得格外小心,國健署統計發現,常見室內跌傷地點前3名分別是:臥室、客廳、浴室。

吳建遠強調,長者因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等身體功能下降,行動較不方便,容易跌倒,尤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大部分長者都宅在家中,可能因為滑倒或絆倒、失去平衡或頭昏碰到或撞上物品或人。

國健署提供居家防跌5妙招:

妙招1:維持居住環境整潔
1. 地板保持乾燥,避免滑倒。
2. 家具遠離走道,雜物收納整齊,電線靠牆收好,避免絆倒。
3. 去除地毯及踏墊皺褶及捲起的邊緣,腳踏墊底下可加上防滑墊。

妙招2:注意居家照明是否充足
1. 注意室內燈光是否足夠明亮,可加裝小夜燈增加亮度。
2. 電燈開關應接近門口,並且能輕易觸按。

妙招3:注意樓梯安全
1. 樓梯應有穩固的扶手,並收拾整潔。
2. 樓梯邊緣需能辨識清楚,最好與樓梯面不同顏色並可加裝夜光防滑條。
3. 樓梯上方及底部應各有1個電燈開關。

妙招4:注意浴廁防跌措施
1. 於洗臉盆及馬桶旁加裝扶手。
2. 浴室放置防滑墊。
3. 沐浴用品及毛巾放置在合適高度,避免彎腰或踮腳拿取。

妙招5:注意臥房環境規劃
1. 床的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要能容易上下床。
2. 床邊應有放置助行器或拐杖的地方,以便長輩上下床時拿取。
3. 從床上要能輕易開關燈,黑暗中需能清楚辨識開關。
4. 可加裝沙發椅或床邊起身扶手,讓長者起身及坐下、躺下時更安全。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央下令「猝死者一律PCR檢測」即起生效! 雙北市率先實施

十大死因「癌」連39年榜首 防疫效應!死亡數負成長、肺炎奪命減1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研院P3實驗室驚傳有離職女研究人員染疫,由於發病曾操作接觸過病原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晚間在臨時記者會上強調,研判在社區染疫可能性低,不過,該名女研究人員出現症狀已有一陣子,最後甚至是自行就醫才被通報,是否違反相關規定?,又實驗哪個環節出了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晚間公布中研究女性研究工作人員正式確診,同步也公布了其在8天之內遍及台北市、新北市的所有公共場所活動史。提醒曾在同時段出入相同場所的民眾,要健康監測自己的狀況,有症狀要立即就醫篩檢。 陳時中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本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傍晚證實,接獲通報有一名在P3實驗室的工作人員疑「工作場域受到汙染」確診,成為國內P3實驗室染疫的首例,陳時中已經指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趕赴現場坐鎮。目前台北市將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設立篩檢站,...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李盛雯/台北報導 頭頸癌中的口腔、口咽及下咽癌在台灣已連續4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五名,尤其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更是連續9年名列第四 。很多民眾普遍將頭頸癌與菸、酒、檳榔做聯想,但最新研究證實,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也是導致頭頸癌的風險因子之一 ,且不分男女都有感染風險。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