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針對日前《新新聞》第1401期刊以「縱容黑心食品 洗腎年增近一成」標題大幅報導;食藥署表示,台北榮民總醫院楊振昌醫師曾發表「現有科學證據,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毒性極低,亦無導致人體急性或腎衰竭之報告」,請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楊振昌醫師在所發表的文章中指出,「風險評估的角度而言,非法添加物順丁烯二酸(酐)的急性風險其實並不高,且無致癌性、致基因突變性或生殖毒性,也不會在體內蓄積;甚至於長期暴露雖然在動物確實可以導致腎小管損傷,但因不同物種之差異,要將相關研究結果逕予推論到人體,恐有待商榷。」
此外,楊振昌醫師並提及,「順丁烯二酸(酐)長期過量暴露時,雖然可以傷害動物的腎臟,但依據現有的科學文獻,此一作用基本上係短暫可逆性之反應,當停止相關暴露後腎臟損傷就會改善,並不致於進展至急性或慢性腎衰竭,當然也就沒有洗腎的必要。因此要將毒澱粉與洗腎直接劃上等號,在沒有更嚴謹充份的研究證明之前,實不宜妄加論斷。」
食藥署進一步強調,國人慢性腎臟病的元兇主要是和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疾病控制不佳有關,有效控制這些疾病才是預防慢性腎臟病及洗腎的不二法門。呼籲民眾,保持規律的生活和充足睡眠,多吃蔬果、多喝水、多運動,不吸菸、不嚼檳榔、少飲酒、不濫用非處方藥物,才是維持身體健康最好的方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071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