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活到老、學到老! 愛智老人學習成果一級棒

活到老 學到老! 愛智老人學習成果一級棒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全世界每3秒鐘,就會增加一位失智症病人!隨著我國邁入高齡化社會後,老年人口比率急劇上升,而失智症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因此,失智症病人的健康照護,將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更是醫療衛生體系需面對的長期挑戰。

設置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  提供多元照顧新選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神經內科主任林怡君指出,結合失智症醫療照護資源,積極推動多項失智症相關服務,包括失智症多重專業團隊記憶門診、失智症家屬照護技巧訓練班及家屬支持團體及失智症日照服務。

除此之外,仁愛院區亦設置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藉由多重專業團隊評估,為失智長輩提供計畫性、個別性等多項非藥物治療課程,幫助失智長輩建立規律作息以及自我照顧訓練。近期,仁愛院區更深入社區,設立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希望能為失智長輩及家屬提供多面向的照顧選擇。

愛智老人感恩會  永續失智症關懷服務 

林怡君表示,為配合9月國際失智症月,仁愛院區將於 9月28日將舉辦「活到老,學到老!愛智老人學習成果發表感恩大會」活動。藉由教師節溫馨感恩的契機,展示失智長輩學習相關成果,提升失智長輩的信心與自我肯定;同時,,感恩所有服務人員的付出,並給予相關工作人員正向回饋,持續共創優質失智症永續服務的目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0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多歲的郭先生,在企業服務逾40年,平日作息正常、不菸不酒,卻在去年初公司例行健檢中,發現肝臟一處小陰影,進一步追查發現是晚期大腸直腸癌併發肝轉移。才後知後覺地想到,原來自己長期輕微腹瀉和鉛筆便(糞便細軟少)症狀,並非單純腸胃不適,而是腸癌。所幸在治療之後獲得改善,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患有中度憂鬱症的小樺(化名),長期以來都服用抗憂鬱藥物控制,病情雖好轉許多,然而近幾個月卻發現開始出現耳鳴,影響日常生活。對此,耳鼻喉科醫師表示,雖然耳鳴多以中老年人為大宗,是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或耳神經退化所引起,但根據刊登在《細胞學報告》(Cell Report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人體到了一定年紀,肌膚就會開始老化,不僅細紋出現、膚色開始暗沉,甚至還會出現斑點,而現代人壓力大、環境汙染多,更會加速老化進程,自然透亮的肌膚似乎越來越遙遠。使用保養品更怕遇到不適合的,無效之餘還可能使膚質變糟,醫美診所院長沈筠惇醫師指出,其實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防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5月下旬台灣新冠疫情升至三級警戒,乳癌篩檢量也明顯下降,台北巿立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副部主任暨乳房影像診斷科主任姚敏思醫師呼龥,隨著疫情趨緩及疫苗施打,符合乳癌定期篩檢資格的女性千萬別延遲篩檢,以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疫情升溫 定期篩檢量下降九成   姚敏思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