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淋巴癌似感冒 醫籲6症狀快就醫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淋巴癌似感冒 醫籲6症狀快就醫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我的脖子腫大,難道是得了淋巴瘤嗎?」淋巴瘤對一般民眾而言,既陌生又令人恐慌。在台灣,淋巴瘤帶來的威脅不可小覷,根據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3千人,其中108年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生個案數共2967人,何杰金氏淋巴瘤則為194人。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隨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醫師表示,淋巴瘤站男女十大癌症發生數的第10名與第11名,且近10年發生個案大增5成,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生比例約占四分之三,更蟬聯十大癌症死因逾10年。

第一線治療 成淋巴癌根治關鍵

李啟誠解釋,何杰金氏淋巴瘤是由一位19世紀的英國病理科醫師何杰金於1832年發現並以其命名,其實淋巴瘤的樣態相當多樣,如不是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型態,就歸類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李啟誠表示,全世界淋巴瘤患者有9成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治療上,仍面臨許多挑戰,現行治療以化療再加上自己幹細胞移植為主,但若是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部分基因預後較差、復發風險高,因此治療效果有限,李啟誠表示,第一線治療如果能獲得好的成效,將成為治癒的關鍵。

何杰金氏淋巴瘤根治率很高,高達6-7成,但是得全靠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李啟誠指出,對於年輕族群來說可承受得起,但化學藥劑對器官恐產生潛在累積毒性,日後器官功能較受影響,也有二度罹癌的風險。年長族群因年事已高,常無法接受標準劑量的化療,使達到根治的目標望塵莫及。

5成患者已晚期 留意6大症狀

李啟誠說明,在治療之前,及早發現是最必要的。淋巴瘤分為第1期到第4期,晚期淋巴瘤(3-4期)患者高達5成,不易早期發現。淋巴癌症狀多樣化,其中有6大症狀需留意:燒、腫、癢、汗、咳、瘦。一是莫名持續的發燒、二是身體的淋巴結腫大、莫名的發癢、夜間盜汗、久咳不癒、不明原因消瘦,然而這些症狀不是非常明顯,李啟誠呼籲,若有上述症狀務必提高警覺,前往血液腫瘤科就診。若早期就能發現淋巴癌,並在第一線就獲得良好治療成效,是淋巴癌根治的關鍵。

標靶治療副作用低、治癒率高

目前第一線淋巴癌治療相當多種,李啟誠表示,不外乎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電療、骨髓幹細胞移植等方式。化學治療屬於全身性治療,使具有細胞毒性的藥物遍及全身來消滅癌細胞;標靶治療可辨別並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治療,來抑制腫瘤生長,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放射線療法適合低期別患者,採用放射線治療破壞癌細胞防止生長和分裂。

免疫治療透過誘導、增強或抑制免疫反應,利用人體免疫系統及抗體來對抗癌症;骨髓幹細胞移植則是利用高劑量化學藥物殺死癌細胞,再植入新的骨隨,達到恢復造血系統的效果。李啟誠指出,其中,標靶治療雖價格昂貴,但副作用相對低、治癒率亦大幅提升,且標靶治療涵蓋免疫治療的機轉,因此是未來克服癌症的明日之星。

【延伸閱讀】

25歲確診淋巴癌 病魔摧殘讓他轉念成為諮商心理師

感動!賽前半年才擺脫淋巴癌 國手陳念琴進東奧8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白天嗜睡、夜間打鼾,小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據統計,國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約有50、60萬人,因手術有健保給付,是多數患者治療的首選方式;但國內外專家強調,應該優先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呼籲政府健保給付或補助正壓呼吸器,才是國民之福。睡眠呼吸中止症常合併失眠 肥胖者易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晚期攝護腺癌病患,為保命不惜切睪丸;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攝護腺癌病患接受切除睪丸去勢治療,會增加4成的心肌梗塞及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尤其是65歲以上、罹患高血壓,以及曾有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病史病者。此研究已發表於《臨床腫瘤學期刊》。開刀去勢治療1.5年內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約70歲的陳姓婦人聲音低沉沙啞,近半年在用餐跟喝水的時候經常容易嗆咳,到院檢查才發現雙側聲帶嚴重萎縮。另一名65歲的許姓男子在接受下咽癌的化療後,聲音沙啞,又因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療,經內視鏡檢查發現病患單側聲帶明顯萎縮。兩位患者接受聲帶自體脂肪注射術治療後,沙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