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重光吃水果當晚餐? 隱藏陷阱反害「脂肪肝」上身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晚餐不吃東西,只吃一大盤水果一定瘦?水果熱量低,多吃一點沒關係?不管是愛美瘦身還是養生,如果你也有這些錯誤觀念,營養師警告,已經掉入隱藏陷阱,因為水果不適合取代正餐,如果長期這樣吃下來,只怕脂肪肝先上身。

不少人都把水果當減重聖品,但聯安診所營養師王貞云提醒,現在市售水果為求香甜、可口,大都經過改良,許多糖份可能遠遠超出想像,一旦糖份攝取遠高過身體需要量,反而會產生多種健康的危害。

首先,由於糖份在肝臟代謝後,一部分會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被儲存在體內,一旦累積過多,就會造成脂肪肝,臨床上就常看到許多身形較瘦的民眾一樣有脂肪肝問題。

王貞云說,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肝臟有脂肪的堆積,當飲食攝取的脂肪多過人體所能應付時,肝臟便會漸漸積聚脂肪組織,正常的肝細胞中脂肪約占肝重量2至5%,若超過5%以上,便稱為脂肪肝,持續惡化恐導致肝炎,部分甚至可能併發肝纖維化與肝硬化,所以絕不能輕忽。

正確吃水果有訣竅,王貞云提醒,吃水果其實並沒有所謂最好的時間點,而是應該依照自身的身體狀況做評估,高血糖、糖尿病者就不建議空腹吃水果,較不利於穩定血糖;一般人也盡量避免晚上8點後食用,且選擇低甜度的水果較好,因為晚上人體代謝較慢,更容易導致血糖升高或脂肪囤積。

另外,營養師建議,以低GI值的水果為優先選擇,如芭樂、奇異果、櫻桃、蘋果、梨子、柳橙等;每次吃的水果份量也是重點,一份水果的量,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像小蘋果1顆、葡萄10顆、紅西瓜1片都等於一份水果;每人每天大約要吃2到3個拳頭份量即可。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上半年「缺血」天數高達86天! 台灣血庫結合臉書發催血警報

染C肝不治療苦的不只是肝! 最新研究曝6大癌症死亡風險齊飆高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醫藥記者 梁少珊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主任暨副教授王弘仁,會用達文西機器人開攝護腺癌,還專長小兒泌尿、不孕症、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領域,醫術受到病人推崇之外,他竟然還擁有日本唎酒師證照,舌尖深知酒香的醇郁。超過20年品酒體驗 結交酒友話真心王弘仁在1997年,受到當時品酒風尚的影響,以及拜讀前司法院大法...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南非竄出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傳播力驚人,在南非當地僅短短2周就取代現有Delta變異株成為主流,國內就有醫師引述國外研究指稱「Omicron的R0值高達50,也就是1個人可以傳染給50人」當真有這麼嚇人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

閱讀詳情 »

前牙往前傾斜發生在上顎就是我們常說的「暴牙」,發生在下顎前牙則是「戽斗」,兩者皆有上暴下暴的雙顎暴牙(Bimaxillary  Protrusion),通常俗稱「聯合暴」。國際級隱適美矯正專家邱琬棋醫師指出,聯合暴不只在外觀上造成嚴重凸嘴,還會在功能上造成咬合、咀嚼能力異常,長期下來不只進...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范綱儀 /台北報導 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讓國內的疫苗接種政策也重新動起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宣布,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建議,決定拍板追加接種第三劑的「加強針」,且一度因為擔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