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準確率高達9成! 奇美醫急診「胸痛AI輔助判讀系統」登國際期刊

準確率高達9成! 奇美醫急診「胸痛AI輔助判讀系統」登國際期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87歲男性,有高血壓、慢性腎衰竭、阻塞性肺病史,因在家休息時發生胸悶近一個小時至醫院急診室就醫,經醫師抽血檢查,心肌酵素正常,但病人年紀大、慢性病較多,用「人工智慧(AI)輔助急診胸痛預測系統」評估一個月內心肌梗塞機率為64%,因此會診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後入院安排檢查,心肌灌注掃描顯示有缺血反應,隔天立即安排心導管檢查發現2條冠狀動脈狹窄,且實行支架置放術。

「胸痛」為常見主因 不到10%確診心臟問題

臺灣的急診室壅塞已成常態,其中「胸痛」為急診常見的主訴,占所有急診病人5至20%。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培毅說明,胸痛的成因可由骨骼肌肉疼痛到致命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肺栓塞、食道破裂等,此類病情變化較快且不易快速預測,即時正確的診斷與處置是醫師相當大的挑戰,但實際上只有小於10%的急診胸痛病人最後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所以恣意的開立檢驗檢查或甚至安排住院,易造成醫療資源巨大的負擔。

臨床輔助決策工具 準確率高達9

在這樣的背景下,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發展臨床輔助決策工具「人工智慧(AI)輔助急診胸痛預測系統」,可提升效率、降低誤判的機率及節省健保醫療資源耗用。

藉由參考醫學文獻採用了14項(性別、年齡、抽菸史、身體質量質數(BMI)、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肌鈣蛋白、肌酸酐、血紅蛋白)特徵值,用以預測急診胸痛病人併發心肌梗塞及死亡之機率,準確率可達9成。

國內急診醫療AI先驅 成果發表於國際SCI期刊

張培毅主治醫師表示,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今(2020)年國際SCI期刊,迄今共有胸痛、老人流感、肺炎、登革熱、腦創傷、高血糖危症、胰臟炎等7項疾病AI預測系統在使用,藉以嘉惠病人更多的醫療保障。

【延伸閱讀】

嚴重乾眼症致角膜潰瘍 羊膜組織助傷口癒合

體重過重也會影響人工受孕? 減重醫師這樣提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5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整理:安妮 我和男友偷偷戀愛了2年,卻一直不敢告訴母親。不是因為他不優秀,也不是因為他非常醜陋,而是因為,他是是繼父的兒子。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病過世了。留下幼小的我和年輕的母親。父親去世前,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父親去世後,下葬費...

閱讀詳情 »

翻拍自笑彈俱樂部   德國體育醫學龍頭艾倫斯特博士發現,所有運動選手中,唯獨馬拉松選手沒有罹患癌症的病例。因此艾倫斯特博士為了找出不得癌症的原因,不斷地研究,結果發現了一項驚人的事實。艾倫斯特博士採集了每天跑步30公裏以上的馬拉松選手的“汗水”,分析其汗水的成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整理) 台灣自1993年就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2025年將成為每5人就有一位老人的超高齡社會。曾任台灣人口學會理事長的政大社會系陳信木教授推估,2035年台灣育齡婦女將有4成無子、5成無孫,此數據顯示一人的單戶將會越來越多,台灣也將走向一人的社會。長照儼然已成為台灣家庭肩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媽媽在哺乳前喝啤酒,真的能讓嬰兒停止哭泣嗎?這是錯誤觀念;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指出,授乳母親應盡量不喝酒,即使要喝,每天也不應超過每公斤0.5公克的酒精,以一位60公斤的媽媽來說,約兩瓶罐裝啤酒,且喝完後也必須間隔兩小時以上才能餵哺母乳。 嬰兒無故大哭 恐是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