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潔牙工具用對了嗎? 這種使用效果事半功倍

潔牙工具用對了嗎? 這種使用效果事半功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刷牙方式有很多種,每一種方式都有其特色及適用性,沒有證明哪種是最好的。醫師指出,目前較常被推薦的刷牙法為貝式刷牙法,其能讓牙齒死角都被清潔的乾淨溜溜;然而,你的潔牙工具用對了嗎?

刷牙有步驟 牙刷刷頭小且軟毛較佳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蔣政宏表示,刷牙須從右邊開始,右邊結束;再從右邊外側刷到左邊外側,然後左邊咬合面,接著左邊內側刷回右邊內側,最後再刷右邊咬合面;遵循此步驟,才不會漏掉牙齒沒有刷到。

蔣政宏醫師建議,牙刷應選擇刷頭小的軟毛牙刷,因刷頭小比較好刷到後面的牙齒,在口內轉動也較容易,且軟毛較不會對牙齦與牙齒造成傷害。而牙刷至少三個月須更換ㄧ次,若刷毛有彎曲變形、分岔、刷毛之間距離變大、牙刷根部顏色變深的情況也要更換。此外,刷完牙後,須將牙刷上的牙膏和汙垢徹底清洗乾淨,清洗完後將水分甩去並將刷頭朝上擺放,保持乾燥。

牙刷搭配牙線 潔牙效果更加倍

蔣政宏醫師說,牙齒與牙齒間的縫隙,因為在刷牙時刷不到,因此需要使用牙線清潔牙齒的鄰接表面,即使牙縫的地方沒有塞食物,每個牙縫仍要每天使用牙線清潔鄰接表面,才能將牙菌斑清除。

蔣政宏醫師說明,在使用牙線時,應將牙線帶到牙縫,底部為牙齒與牙齦交接處,牙線則貼著一邊牙齒的表面,使牙線呈C字形,讓牙線可以涵蓋整個鄰接表面,做上下運動刮牙齒的表面,清完一邊的牙面後,再清同一牙縫的另一個牙面。

牙縫大應使用牙間刷 定期口腔檢查預防疾病發生

蔣政宏醫師提醒,當牙縫比較大時,須再使用牙間刷,選擇適合自己尺寸的牙間刷,放入齒縫可前後移動,如果牙縫太小時,不要勉強使用。此外,建議每三到六個月應到牙科作定期口腔檢查,才可在疾病發生初期,及早治療,避免疾病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歲末年終,吃完大魚大肉後,滿肚子油膩膩,許多人會喝茶解油膩;不過,中醫師指出,茶含有茶鹼及鞣酸,茶鹼會造成消化不良,鞣酸則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礦物質凝固,長期累積恐造成結石,其實最好的去油膩方式,是喝杯熱檸檬水。 喝茶解膩大錯特錯 「喝茶非人人都適合。」台北市立聯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自從3D列印加入陣容,醫療領域起了許多變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賢德認為,例如脊椎側彎手術的成功率,就可以看到明顯提升。醫師指出,脊椎側彎的治療方法,依據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當彎曲角度超過四十度時,病患外觀會出現明顯改變,嚴重者甚至壓迫到臟器,影響心肺與...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j.news) 很多人都在說自己天天都有刷牙,沒有口腔問題,但刷牙後卻總是會吐出粉紅色的泡沫,或咬下蘋果後總會默默留下一些斑駁的小紅點——注意,我說的不是口紅。 我國35歲以上人群的牙周炎患病率極高,小鮮肉們也沒能倖免,青少年人群中,牙齦炎的患病率也接近七成(數...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徐若瑄臉書,僅為示意,與內文無關) 孕婦長期臥床的危害有哪些? 如果懷孕後就開始臥床休息,甚至長期臥床安胎,會因為運動的缺乏而導致抵抗力下降、便秘加重、下肢肌肉廢用性萎縮產後下肢無力行走困難等危害。 1、降低血液循環 準媽媽不可以長期臥床,因為會有降低血液循環的危害。每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