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只要走路
就能預防憂鬱症與失智症呢?
剛剛已經提過,每天步行一定的距離,不只生理層面,就連精神層面的效果都值得期待。
舉例來說,你知道近年病例不斷暴增的憂鬱症,其中一個有效的治療法,其實是走路嗎?
歸根究柢來說,運動不只影響到肌肉與血液循環,也影響到人體許多部位。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大腦就是被影響的其中一個。運動時,血液流到大腦,主掌記憶的「海馬迴」就會變得非常發達。
發達的海馬迴,不僅導致認知機能向上,手腳規律擺動的步行節奏,又能更進一步驅使大腦去分泌讓精神安定的血清素。
散步時之所以會覺得「好舒服」,就是這個血清素分泌的鐵證。
而且,走路也能預防失智症。
因為同樣的,走路能使充足的血液流向大腦,維持大腦的機能。維持大腦的血流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腦神經細胞對血流量不足是非常敏感的,而且該細胞還有一個特徵:一旦壞死,永不再生。
定期運動有困難的高齡者,很多人一旦臥床不起,就會一口氣惡化成失智症,我想理由就在這裡。
實際上,中之条研究也證實了,愈常走路的人,愈不容易產生失智症,平時的運動習慣與認知功能是息息相關的。
為了維持你的大腦機能,即便你心情煩悶,也不要關在家裡不出門。當你感到自己的認知機能衰退,覺得非常不安時,更應該選個好天氣出門散散心才是。
適度的運動與眼前的美景,一定可以稍微撫慰你不安的精神狀態。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打造百歲健步腳》
【更多資訊請上《天下讀者俱樂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