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何免疫療法只有3成反應率? 國衛院找到癌細胞「逃脫機制」可望扭轉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有多可怕?在台灣,已經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39年,即使是最新的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實際上也僅有2到3成,原因就在於癌細胞有辦法逃避免疫細胞的監控,而國衛院今(1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了癌細胞「逃脫機制」之一,並可以藉由修復被癌細胞扭曲、不正常增生的血管,提高免疫治療的效果。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李岳倫的研究團隊是發現癌細胞的「逃脫機制」之一,找到粒線體內多功能蛋白酶Lon,可透過調控「活性氧」濃度,在癌細胞活化發炎反應訊息傳導,誘導癌組織與周邊的巨噬細胞分泌抑制型細胞激素,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以及促進腫瘤血管新生,從而使癌細胞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

李岳倫說,一旦癌細胞成功誘發周邊環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雜亂增生的血管與極化的巨噬細胞抑制了免疫反應,就能讓癌細胞逃避免疫細胞監控,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實體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只有20到30%。

反之,李岳倫強調,如果有辦法調控腫瘤微環境就是成功治療的關鍵。研究團隊進一步以「血管正常化」的思維,研發VEGF121-VEGF165 融合蛋白藥物,發現利用模擬天然血管增生因子,一方面抑制腫瘤血管增生,一方面促使腫瘤內原本扭曲的血管變為較正常,就能同時增加腫瘤微環境中殺手T細胞與自然殺手(NK)細胞的進入,提高癌症治療效果。

研究團隊發現,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在動物實驗中更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癌思停標靶藥物抗藥性。國衛院團隊即以「新穎融合蛋白促血管正常化以克服抗藥性及增強癌症免疫療法」技術獲頒「2020第17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獎項。

李岳倫表示,這項研究相關的重要創新概念與技術,已獲得美國、日本及歐盟的專利保護;VEGF融合蛋白藥物目前已完成動物有效試驗,之後將繼續完成進入臨床試驗前的動物安全性測試,期待未來能開發為癌症新藥,提供癌症患者一個搭配免疫療法的治療選擇,成為新穎的癌症組合治療。

照片來源:國衛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擔心吃到萊豬?北市再出手 進口商沒揭露來源國最重罰10萬

剃眉刀利到切斷一節食指!2歲童變最小斷指病人 醫拚3小時接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針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下午3時召開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北部某醫院發生一照顧確診病患的醫師(案838)與護理師(案839)染疫的院內感染事件,陳時中昨晚上10時突然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新增同院另一名確診的護理師(案852)。陳時中今...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北部某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昨天又有一名護理師確診,曾與染疫醫師一同工作長達1小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國內新增1名本土確診個案(案856)、3例境外移入漁工,新增的確診個案為案838染疫醫師的接觸者。陳時中昨晚宣布北部醫院爆發...

閱讀詳情 »

針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53、854及855,均自印尼入境。陳時中表示,案853及854均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皆於今年1月3日來台工作,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

閱讀詳情 »

針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下午3時召開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北部某醫院發生一照顧確診病患的醫師(案838)與護理師(案839)染疫的院內感染事件,陳時中昨晚上10時突然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新增同院另一名確診的護理師(案852)。陳時中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