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何免疫療法只有3成反應率? 國衛院找到癌細胞「逃脫機制」可望扭轉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有多可怕?在台灣,已經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39年,即使是最新的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實際上也僅有2到3成,原因就在於癌細胞有辦法逃避免疫細胞的監控,而國衛院今(1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了癌細胞「逃脫機制」之一,並可以藉由修復被癌細胞扭曲、不正常增生的血管,提高免疫治療的效果。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李岳倫的研究團隊是發現癌細胞的「逃脫機制」之一,找到粒線體內多功能蛋白酶Lon,可透過調控「活性氧」濃度,在癌細胞活化發炎反應訊息傳導,誘導癌組織與周邊的巨噬細胞分泌抑制型細胞激素,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以及促進腫瘤血管新生,從而使癌細胞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

李岳倫說,一旦癌細胞成功誘發周邊環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雜亂增生的血管與極化的巨噬細胞抑制了免疫反應,就能讓癌細胞逃避免疫細胞監控,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實體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只有20到30%。

反之,李岳倫強調,如果有辦法調控腫瘤微環境就是成功治療的關鍵。研究團隊進一步以「血管正常化」的思維,研發VEGF121-VEGF165 融合蛋白藥物,發現利用模擬天然血管增生因子,一方面抑制腫瘤血管增生,一方面促使腫瘤內原本扭曲的血管變為較正常,就能同時增加腫瘤微環境中殺手T細胞與自然殺手(NK)細胞的進入,提高癌症治療效果。

研究團隊發現,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在動物實驗中更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癌思停標靶藥物抗藥性。國衛院團隊即以「新穎融合蛋白促血管正常化以克服抗藥性及增強癌症免疫療法」技術獲頒「2020第17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獎項。

李岳倫表示,這項研究相關的重要創新概念與技術,已獲得美國、日本及歐盟的專利保護;VEGF融合蛋白藥物目前已完成動物有效試驗,之後將繼續完成進入臨床試驗前的動物安全性測試,期待未來能開發為癌症新藥,提供癌症患者一個搭配免疫療法的治療選擇,成為新穎的癌症組合治療。

照片來源:國衛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擔心吃到萊豬?北市再出手 進口商沒揭露來源國最重罰10萬

剃眉刀利到切斷一節食指!2歲童變最小斷指病人 醫拚3小時接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每個週間,達比傑克都會從他在布魯克林的家騎約24公里的距離,到哥倫比亞大學的辦公室工作。這位42歲的環境健康學院的助理教授並非一般的通勤族,他騎腳踏車時都有配帶記錄器,紀錄一路上他吸進了多少空氣,還有沿路的空氣品質如何。他正在從事一個為期五年的實驗,想要瞭解騎腳踏車時,...

閱讀詳情 »

當少女第一次來月經時,就代表青春期正式到來。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林坤沂醫師表示,少女初潮年齡落在10至18歲都算正常,但若超過18歲仍無月經,則應盡快就診檢查。  少女第一次來月經稱為月經初潮,這是青春期到來的重要標誌之一。少女初潮的年齡不盡相同,可以早在10~12歲,也可以晚到16~18...

閱讀詳情 »

文.蔡武穆 益生菌可改善腸道消化、便秘、過敏症狀眾所皆知,但用來調控精神情緒呢?由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領軍的益生菌研發團隊,全球首創將益生菌用於精神領域,名為「PS128快樂益生菌」,用以舒緩情緒低落及精神壓力,也用於舒緩憂鬱症及自閉症症狀,目前後兩者已進入人體臨床實驗,其中自閉症的人體臨床實驗已收案...

閱讀詳情 »

豔陽高照,外出時除了皮膚防曬,眼睛防曬也不容忽視!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表示,夏天的日照時間長、強度高,容易對眼睛內外都造成傷害,所謂眼外指的是眼睛外部的角膜和結膜,眼內則是水晶體和黃斑部,尤其光線對眼內造成的傷害往往不可逆,恐加速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等問題發生,值得多加留意!  夏日外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