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解的肩頸疼痛?醫師淺談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醫生,我肩頸痛已經好久了,都找不出原因。」適康復健科診所院長陳建宏表示,肌筋膜疼痛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早期只要找不出原因的肌肉疼痛皆歸因於此,而如今醫學上已對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有更深入的了解,治療因此較能對症下藥,提高解決成效。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形成原因,多與個人的情緒壓力、錯誤姿勢及過度使用有關。陳建宏醫師說明,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由於局部肌肉長時間過度收縮,無法放鬆舒緩,最後累積形成難以緩解的疼痛,常發生於需要久坐、久站、有反覆性重複動作的族群,好發年齡為30至50歲之間,但臨床顯示肌筋膜症候群的發生年齡已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在診斷時,醫師通常會在患者疼痛部位局部按壓,找到特定的激痛點(trigger point),這些激痛點會呈現小而僵硬的結節,或是疼痛感在按壓時會放射到其他部位,產生轉移痛。傳統治療上多使用藥物,包括消炎藥、肌肉鬆弛劑或是抗憂鬱藥等,物理治療則包括熱敷、電療,也能助於舒緩疼痛。

 

不過,診斷時若是發現患部有明顯激痛點,則可透過乾針或體外震波進行進一步治療。乾針是以利用針灸或類針灸的針具施作,但扎針位置並非在穴位,而是在肌肉的激痛點上,可達到放鬆舒緩的效果。體外震波則是利用高度聚焦能量的震波,以非侵入方式傳導至目標部位,刺激組織代謝新生,以修復肌腱,此法較適合於大面積疼痛患者。

 

陳建宏醫師提醒,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在保養與預防上也不可少,建議平時應避免保持同一姿勢過久、養成適當運動習慣、多泡熱水澡、少當低頭族,心情上則盡量調適身心狀況、找出壓力來源對症下藥,避免過度的焦慮與壓力。畢竟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為長期累積症狀,要能長期抗戰,耐心維持生活習慣與品質,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近日艷陽高照,氣溫節節上升,若長時間待在室外,中暑機會大為增加,當身體出現中暑跡象,透過刮痧,可稍微舒緩中暑不適症狀。中醫師周宗翰建議,2次刮痧時間,最好間隔5到7天,需要等痧色全部褪掉,再進行下一輪刮痧。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周宗翰醫師解釋,刮痧以中醫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提升健保卡便捷服務,健保署與金山區公所跨機關合作,推動健保卡在地申請及在地製卡服務,透過行政團隊服務精神,運用雲端科技,未來新北市金山區居民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健保署辦理健保卡,只要到公所,就能快速辦卡製卡。金山公所首辦健保卡服務金山公所首辦健保卡服務 15分鐘申領一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青少年遭受網友性侵害比率有逐年上升趨勢,也有青少年在網路上曾被要求拍私密照或私密影像被隨意散布的情形,造成孩子身心受創,衛生福利部呼籲家長要特別提醒孩子保護自己、小心防範! 兒少性侵多數是熟識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1-105年度18歲以下性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帶孩子看牙醫這件事總是讓父母相當頭疼,常有孩子看牙醫時會掙扎亂動,導致牙醫師不易治療,另外臨床上也發現發展障礙的兒童經常有蛀牙的困擾,再加上較難配合牙科治療,經常到後期已需要全身麻醉做全口重建。若能透過與職能治療合作,扎實做好預防保健,施以口腔減敏運動或在復健時做好心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