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輻射治療心律不整 大大降低病童風險

無輻射治療心律不整 大大降低病童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傳統心導管治療心律不整,輻射暴露時間平均26分鐘,但兒童器官發育不全,可能造成危害;台大兒童醫院引進「無輻射線心導管3D立體定位系統」,目前已治療10名病童,輻射暴露時間平均3秒,其中4名完全零輻射,大幅提升治療安全。

冷燒治療 心律不整治好了

15歲的梁同學,從小就喜歡運動,某次突然發生心悸、臉色慘白,就醫檢查發現心律不整,但服藥控制不良,發作頻率愈來愈頻繁,經常送急診;經過冷燒治療,終於又能跑步、打籃球。

連續心導管治療 輻射劑量過高

收治個案的台大兒童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邱舜南指出,該患者於他院接受傳統電燒治療,但病灶位置離正常傳導系統非常接近,只好作罷;轉而到該院尋求較安全的冷燒治療。不過,由於病童曾做過心導管,連續做可能面臨輻射劑量太高的問題。

無輻射線心導管治療 台大領先亞洲

邱舜南醫師表示,傳統兒童心導管治療心律不整,平均輻射線暴露時間約為26分鐘,該院利用「無輻射線心導管3D立體定位系統」,透過電磁場影像即可正確掌握病灶的位置,至今已成功治療10名病童,平均輻射暴露不到3秒,其中4人完全零輻射,此技術為亞洲先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3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隨著年初新冠肺炎爆發,許多人在家防疫,不敢隨意出門的情況下,意外帶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舉凡網路購物、美食外送、線上學習紛紛崛起,而網路交友軟體的使用人數,也有爆炸性成長。交友軟體的盛行,除了能排解現代人的寂寞,也暗藏了因約炮(與非交往對象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性病的危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中報導】1名從事餐飲業的57歲婦人,長期深受腰痛毛病所困擾,礙於工作忙碌一直隱忍疼痛遲遲未就醫,只靠痠痛貼布及消炎止痛藥緩解症狀。某日症狀加劇嚴重到連50公尺的距離都無法行走,站立5至10分鐘就得坐下,求診神經外科診斷婦人是脊椎滑脫、脊椎狹窄,經微創腹側腰椎融合手術後,已可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早上起床關節僵硬,無法握拳,腫脹疼痛,別以為只是身體老化出問題,很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63歲的吳女士全身多處關節疼痛腫脹,日常活動舉步艱難,期間曾到骨科、復健科、家醫科及內科求診,都未能得到改善,一度病情惡化得倚賴輪椅行動,讓她身心俱疲。經友人介紹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心臟疾病雖然可怕,但只要定期檢查,屏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就能夠將風險降至最低。據衛福部108年度的統計,心臟疾病共奪走了19,859名台灣人的性命,占台灣108年死亡人數的11.3%,在十大死因中位居第二名,但比起107年心臟疾病的死亡人數已有明顯下降。這除了可以歸功於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