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熟男當心「小頭」力不從心非更年期! 恐藏更大健康危機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性「小頭」力不從心,可能潛藏著更大的健康危機。門診就有一名年約50歲熟男,近幾年來,性行為時總是感覺到力不從心,擔心下半身性福而到醫院求診,沒想到醫師一檢查,發現男子並非單純勃起功能障礙,趕緊轉介至心臟內科裝設支架並合併藥物治療之後,才恢復正常性生活。

原來男子就醫後評估,國際勃起功能指標量表只有11分,進一步檢查更發現,下肢循環不好,伴隨骨盆動脈狹窄,腳部長期麻痺水腫,且有高膽固醇及高血糖,本人卻不自知,裝設支架及接受藥物治療後,下肢功能改善,勃起功能指標量表增加至21分。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陳偉傑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其實是心血管疾病、攝護腺疾病、血脂異常、糖尿病、憂鬱症和高血壓等疾病,最早出現的警訊,影響的不只是性福,若有症狀應及早就醫。

尤其,根據美國男性老化相關研究指出,40歲以上男性高達5成有勃起功能障礙;而台灣40歲至70歲男性,高達52%有功能障礙勃起,其中僅10%尋求治療,求診率偏低。

陳偉傑說,隨著年歲增長,男性會因為睪固酮減少而出現更年期症狀,包括情緒低落、體力變差、性慾低下、勃起功能障礙等,不少人面對勃起功能障礙,往往直覺是年紀大了,而忽略潛藏的疾病。

以心血管疾病為例,陳偉傑指出,血管疾病內皮功能的異常反應,會造成心臟血管疾病和勃起異常,調查顯示,接受繞道手術的男性中,57%先前有勃起障礙,而心肌梗塞的住院男性病患中,也有64%曾有勃起障礙。攝護腺肥大也是類似情況。

醫師建議,若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目前臨床上有藥物、低能量體外震波等治療方式,不僅會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增加男性的自信心、改善勃起障礙所導致的憂鬱症,更重要的是找出潛藏的健康危機。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港「偷跑」確診台女發病日期曝光了! 說詞反覆在台足跡成謎

日前首相森喜朗來台豁免再開先例! 「當天來回」入境免採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齊升三級警戒,針對「開車不戴口罩」要不要罰,卻出現各縣市標準不一致的一國多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上拍板定調,若2個人以上同車應配戴口罩;如果是一個人獨自開車免罰,可以不戴口罩。 這兩天網路瘋傳「開車不戴口罩要罰1萬5千元」消息,連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雙北淪重災區,除了疫情指揮中心之外,雙北近來天天開防疫記者會,直播時也會有手譯員在一旁打手語,協助聽障者理解記者會最新內容。但有民眾質疑,手語老師不戴口罩,恐成防疫破口。  抑揚頓挫及標點符號都呈現在臉上北市府副發言人林珍羽表示,相關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