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熟習冥想方法◎「什麼也不想」為最重要關鍵-《開始冥想吧!》

◎「什麼也不想」為最重要關鍵
 
讓大腦變為「無」與「空」,可說是冥想的重要關鍵,具體而言,是指不作任何思考的狀態。為此就必須找出恣意遊走於腦中的「想法」,並加以補捉、使其停止。
 
每個人絕對都曉得自己腦中在想些什麼。要延續、擴張自己的思考相當簡單,但想要中途喊停,絕非輕而易舉之事。
 
舉例而言,當為某事感到憂慮時,內心也會心急如焚,這種經驗想必每個人都曾有過。擔心的想法宛如顆小豆子,掉落田畦後,霎時就成長為鋪天蓋地的巨大植株;或是,在鍋中乒乓作響的爆米花,瞬間彈飛而出。
 
此外,思考還有著各式各樣的「種子」。鑽牛角尖、坐立難安,怎麼也難以抑制這類想法,冥想並不是要進一步釐清自己心中的這些想法,而是要將包括若有似無在內的所有「想法」,由意識中抹去,這也是冥想的一大關鍵。
 
人類大腦又可分為多個部位,由不同部位進行協同工作,擁有「我」的意識而進行思考的部分,在本書中,特別以「大腦」視之。雖然在腦中具體的位置並不完全正確,但大體上來說,請視為「額葉」。

同時,實際上感情也是由大腦主導,包含情感在內的大腦運作,即是「心」。雖然無法完全清楚劃分,但在此仍是盡量以嚴密的分辨方法進行說明。
 
清醒時,若「大腦」停止思考,身心因此得到終極休息、進入放鬆狀態,那時是「我的意識」消失之狀態。
 
換言之,可說是「無我」、「放空」、「無心」等,雖然說法不盡相同,但實際上就是擁有自我意識的「大腦」中,「關於自我的思考」能「暫時完全停止」,換句話說,也就是「暫時休息」。
 
「冥想」即是達成此目的之手段。具體來說,是透過唱誦曼陀羅,進而整理「思考」與「思考種子」。

---本文摘自《開始冥想吧!:洗滌心靈,消除雜念,找回屬於你的美好生活》一書,商周出版

熟習冥想方法◎「什麼也不想」為最重要關鍵-《開始冥想吧!》

 

最實用的冥想入門書!
只要15分鐘,身體.心靈.頭腦立刻就放鬆!
抗壓、好眠、活化大腦,輕鬆達成。


  如果你感到煩悶憂鬱、心情焦躁,工作背負沉重壓力、效率低落……只需冥想15分鐘,立即終止負面的難纏思考!

  日本知名冥想家獨創的15分鐘輕冥想練習,藉由冥想帶你進入「不思考任何事」的放鬆狀態,給予轉動不停的大腦休息與恢復的機會,讓思緒立刻清晰。其實 冥想方法並不困難,所需時間與空間也沒有太大門檻,任何人都能實踐冥想,親身感受一段美好體驗,將接踵而來的雜念,一一拭去……心靈自然輕快而開朗。

  ◎一起感受冥想的絕妙效用:
  .夜晚熟睡好眠
  .不再心煩意亂
  .抗壓力增強
  .不再鑽牛角尖
  .煩惱減少
  .變為笑口常開的開朗個性
  .不再鑽牛角尖
  .不再焦躁不安
  .增進抗壓力
  .增進理解力
  .增進記憶力
  .增強專注力
  .增進判斷力
  .豐富發想力

作者簡介

宝彩有菜(Hosai Arina)


  生於日本廣島縣。大阪大學經濟系畢業。冥想家、散文作家。積極倡導可落實於日常生活的冥想法達十餘年之久。此外,亦從自身冥想體驗出發,出版多部洞察 人類心理的作品,皆獲得好評。著有《放鬆輕冥想》(大和書房)、《輕鬆頓悟法》(日本教文社)、《就這樣吧》(廣濟堂)等。

  HP:www.hosai.net

  相關著作
  《隨時隨地都能做的輕冥想練習:從生活小事鍛鍊身心思緒,擁抱「無思考」零焦慮的好生活》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當情緒被當成一種病 (助人工作者/兼職作家/杏語心靈花園之友) 昨天說要寫的文章,其實,原本是沒有要再去想這個議題的,因為塵封起來對我而言或許是好事。 某影星的死亡說來也是事不關己,雖然他演了一些很棒的電影,也演得不錯,但對我來說,他還是陌生人。會讓我掛心的,是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而且她是很棒的人,...

閱讀詳情 »

前幾天,在診所結束一個會談,等待下一個個案的空檔,我離開診所,在熱鬧的台北東區閒逛。一方面,調整自己剛剛與個案會談後的心情,另方面,也出來透透氣。 台北東區是個可怕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很可能讓自己口袋裡的荷包大失血。 我走著走著,就逛到了一家鞋店。 我穿這家牌子的鞋已超過十年,我對它的印象很好,因...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來源) 午睡時間因人而異。它主要取決於你早上何時起床,比如習慣於5點鐘早起的人,應該在下午1點鐘午睡。午後打盹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因此,如果想要午睡,那就盡量早點睡,強打精神硬撐沒有任何意義。 午睡10~20分鐘最佳。有學者對不同時長午睡的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對大多數人而言,午睡10...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來源1 & 2) 在我國,每年有多達54萬人因心臟性猝死身亡。很多中青年看起來身體壯碩,卻瞬間倒地不省人事。猝死有哪些提前預警?出現猝死該如何急救?《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為你講解有關猝死的來龍去脈。 受訪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原院長高潤霖 中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