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周病造成缺牙 植牙全口重建讓爸爸開顏歡笑

牙周病造成缺牙 植牙全口重建讓爸爸開顏歡笑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九成,但因初期幾乎沒有症狀,讓國人掉以輕心,直到牙齦萎縮、牙齒搖晃,影響到正常咀嚼才驚覺不對勁。門診一名患者黃先生從事建築行業,長時間的不正常飲食,連帶也影響了牙齒的清潔與保養,經年累月之下釀成了嚴重的龋齒與牙周病,不得不拔除嚴重毀損的牙齒,在醫師建議下選擇於下顎植牙進行全口重建,藉由植入二至四顆的植體,再搭配有固定扣環的假牙使之附著,至今狀況良好,不僅進食情況改善了,原本因為滿口爛牙而避免參與社交生活,現在也能夠歡欣地與老朋友相聚。

定期檢查勿輕忽 牙周初期還有救!

許多家庭中的經濟支柱,平時因為工作忙碌常常疏於照顧自己的健康,而牙齒更是容易輕忽的一環。牙醫診所張慶齡醫師表示,「定期檢查」是護牙最好的預防方法,能降低蛀牙、牙周病甚或是拔牙的風險;若在罹患牙周病的初、中期就發現並接受妥善治療與清潔,則有很大的機會保留牙齒。如果真的病況嚴重,需以植牙進行全口重建,整個療程耗時約兩年的時間,因此醫病之間的信任度也相對重要。


牙周病造成缺牙 植牙全口重建讓爸爸開顏歡笑

▲張慶齡醫師會建議使用有學術文獻支持的台灣製植體,可確保售後服務與產品保固,同時也追求技術創新、符合趨勢的品牌,使用上也更令患者們放心。

植牙手術免尷尬 慎選人工牙根才有保障

張慶齡醫師說,若有缺牙的狀況,有些人會配戴活動假牙以便維持日常生活。然而常可見一些尷尬彆扭的時刻發生,例如電視上的主播或公園裡的老人在高談闊論時,假牙突然脫落,場面就非常尷尬,也讓周圍朋友忍不住為此倒抽一口氣。因此醫師建議,缺牙除了選擇牙橋、活動假牙治療外,更建議可以植牙輔助重建,如此一來假牙不易鬆動,就能避免如此尷尬羞赧的狀況。

但選擇植牙也要衡量齒槽骨的健康狀態,才能決定是否適合植入植體。一般而言,植入人工牙根需要三至六個月的骨整合期,才能裝上假牙。張慶齡醫師會建議選擇植牙治療的患者,使用有學術文獻支持的台灣製植體,不僅技術不落後於歐美國家,可確保售後服務與產品保固,同時也追求技術創新、符合趨勢的品牌,使用上也更令患者們放心。

口腔清潔很重要 諮詢牙醫專業勿拖延

牙齒不只影響我們的美觀、發音與咀嚼,長遠來看更是影響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張慶齡醫師提醒,平時的清潔很重要,除了使用牙刷外,也務必搭配牙間刷及牙線,讓口腔的衛生清潔更徹底。因牙周病具傳染性,建議全家人一同定期接受洗牙與口腔檢查,若牙齒出現任何問題,也應盡速尋求專業醫療建議,切勿拖延而讓情況更嚴重。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流感除了打疫苗、勤洗手,還能多做什麼,加強保護力?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至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4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11萬人次,疫情已進入高峰期,除了呼籲接種流感疫苗與勤洗手外,快來看看專家建議哪些額外措施。流感勿輕忽 與心肌梗塞風險有關根據美國心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麻疹傳染力強,有國內感染病例、也有境外移入病例,甚至國際旅遊疫情也時常出現亮紅燈情形…「我會不會得麻疹啊?麻疹到底該怎麼防範?」中山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李鑒峯表示,如果沒有讓民眾獲得正確的資訊,反而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焦慮,影響生活品質;甚至不小心感染卻不懂自主隔離,變成散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6歲的張太太連續幾個月陰道都有微量出血,以為只是更年期、月經不穩定而未予理會。在朋友揪團下,她參加子宮頸抹片篩檢活動,檢查結果竟顯示異常,才趕緊至醫院婦產科就醫,經切片檢查診斷為子宮頸癌初期。   研究證實,大多數子宮頸癌患者係因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早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上周六投票日,台北最高溫約有27度,本周氣溫約降6度,加上輕微降雨,讓身體明顯感覺到涼意,當天氣忽冷忽熱最危險莫過於高血壓患者,病情控制不好很有可能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如何量測出實際血壓數字,掌控不佳時能夠迅速就醫,量測時間點至關重要。   血壓非常容易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