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期肝癌治療如何選? 醫籲健保藥物為優先

晚期肝癌治療如何選? 醫籲健保藥物為優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沈默殺手肝癌 晚期治療選擇多元

肝癌又常被稱為沈默殺手,因臨床早期沒有特別症狀,當有明顯症狀出現時,檢查結果往往已是晚期階段。所幸隨著醫學進步,晚期肝癌治療也日趨多元,包含一二線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選擇。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醫師說明,標靶藥物多為血管生成抑制劑,主要作用為穩定腫瘤避免惡化,故縮小腫瘤的機率約為10%,免疫治療或免疫搭配標靶則可達20%~30%。不過整體而言,接受第一二線標靶藥物接續治療的病人,存活時間可達24個月,成效也相當不錯。

減低病人經濟負擔 醫:健保藥物為優先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醫師強調,作為醫者,醫病亦要醫心。面對多元治療方式,無論是標靶或免疫治療,醫病間都應謹慎評估是否適用。除了治療疾病外,也須為病患家屬的經濟負擔著想,仍會以有健保給付的條件作為首選治療選擇,如一二線標靶藥物,以減輕病人的壓力。

保留肝功能! 局部治療無效盡快進入標靶治療

趙毅醫師指出,根據巴賽隆納肝癌分期,各階段治療腫瘤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在中期進行動脈栓塞治療時,就應謹慎評估保留患者肝功能以利長期抗戰。倘若一年進行栓塞三次,腫瘤仍無法縮小50%以上、仍有殘存癌細胞,視為局部治療失敗,應保留患者肝功能,盡快進入健保給付的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延長抗癌戰線。

肝癌高危險群注意 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依據衛福部統計,「肝癌」二十年來一直位居國內十大癌症死因第一或第二,每年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數約為5,000~7,000人。趙毅醫師提醒,40歲以上男性、有肝硬化、家族病史、B型或C型肝炎帶原,都是肝癌高危險群。建議每4-6個月就應到醫院做胎兒蛋白和腹部超音波檢查,以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遠離肝癌威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指出,今(16)日環境風場為偏東風,西半部位於背風側,擴散條件較差,易累積汙染物,午後光化作用增強,臭氧濃度升高。依16時監測結果,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宜蘭、北部、竹苗、中部空品區及馬祖、澎湖地區主要為「普通」等級;雲嘉南、高屏空品區及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提醒,4月是往年恙蟲病通報開始季節,5至6月會到達高峰,因清明兒童連假將至,掃墓祭祖或踏青、露營等戶外活動,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若未治療死亡率最高能到6成。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結帳、物品陳列、招呼客人都是簡單工作,但對於健忘的失智患者來說,卻具有一定難度,罹患失智症的劉大哥日前在家樂福永續概念店擔任「1日店長」,店員送他1顆茶葉蛋,鼓勵他完成任務,他開心地說,「這是人生中領到最有意義的1顆蛋!」。 74歲劉先生退休前擔任證券、食品等相關業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首批牛津AZ疫苗預計將在明(17)日完成封緘檢驗,接著貼上標籤與運送,就可以安排第1優先順序醫事人員施打。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施打意願調查數據,符合資格民眾僅約3成願意施打。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符合優先順序首批施打的對象,全國新冠專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