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齒排列不佳咬合不正 幼兒時期蛀牙容易阻礙恆齒生長

牙齒排列不佳咬合不正 幼兒時期蛀牙容易阻礙恆齒生長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牙齒不整齊讓許多人產生困擾,不但容易影響美觀,也很容易藏汙納垢導致蛀牙發生率增加,矯正牙齒必須花大錢,又要經歷漫長的「整修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苦惱不已,其實牙齒不整齊與幼兒牙齒健康息息相關,當乳齒受到細菌侵蝕形狀改變,乳齒排列就會位移,也就埋下未來恆齒不整齊的種子。


牙齒因蛀牙形狀不同 齒列就會開始發生變化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彥廷表示,嬰幼兒在乳齒或恆齒萌牙期,吃比較硬的食物,必較容易刺激顎骨發育,能讓牙齒發育比較好,如果吃比較軟的食物,有可能比較不容易刺激到顎骨;同時遺傳也可能是牙齒排列不整齊的原因,例如日本人,可能因遺傳因素,牙齒不整齊的比例可能就比較高。


陳彥廷強調,然而在台灣讓牙齒排列不整齊的主因,很可能就是幼童時期牙齒保健沒做好,發生蛀牙導致牙齒形狀大小改變,特別在牙齒接合面若是產生缺損,牙齒排列與位置就會發生變化,例如1個原本最寬處1公分的牙齒,發生蛀牙少了0.1公分,後面牙齒就會向前擠壓,慢慢乳牙排列就發生變化。


乳牙不在該有位置上 恆齒就容易歪斜生長


陳彥廷解釋,當孩子乳牙大小與排列發生變化,將來恆齒成長也就受到阻礙,小朋友年紀到了開始脫牙,恆齒開始向上長,結果橫牙長出位置不完全在空缺上,甚至完全受到其他乳齒阻擋,恆齒不得不往其他方向長出,例如朝內或朝外,虎牙就是最鮮明的例子,要長牙時完全沒有空缺,只好恆齒朝外萌牙形成虎牙。


至少半年塗氟1次 規律檢查降低蛀牙發生


陳彥廷提醒,預防牙齒排列不整齊,父母協助降低蛀牙發生,就是最基礎的方式。台灣許多孩子3歲就開始出現蛀牙,加上孩子排斥到牙科,部分孩子都要等到問題比較嚴重了,家長才會帶著檢查。因此,為了提高孩子看牙醫的意願,可以利用衛福部提供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塗氟1次的機會,帶孩子塗氟,除了減少蛀牙發生外,也讓孩子習慣到牙醫檢查。


陳彥廷補充,塗氟能夠幫蛀牙齒降低蛀牙發生外,也能藉機會至少每半年檢查孩子牙齒,如果能發現稍微開始變色的牙齒,就能及早治療不讓病況繼續惡化,在屢次檢查下,孩子對牙醫師也會有熟悉度與信任感,當發現蛀牙需要使用到鑽牙機等器材時,小朋友的情緒也比較能安撫,治療也就比較順利。


更多NOW健康報導
▸葉黃素別亂吃! 眼科醫師:慎選品牌、吃對時間很重要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舒/新北報導】1名3歲的張小妹,每到季節交替就出現過敏性鼻炎,早上一起床就鼻子癢、哈啾,鼻水流不停,一感冒就會發出咻咻聲,讓媽媽好心疼!根據統計,台灣每3個人就有1人是過敏體質,很多孩子換季時,揉眼睛、鼻水直流,有人甚至半夜咳到不能睡。尤其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特別大,很容易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台灣雖曾有「亞洲四小龍」之譽,然而自民國60年退出聯合國之後,外交即因長期受打壓陷入困境,至今僅餘14個邦交國。前任行政院院長毛治國曾說,推動醫衛外交是我國展現專業軟實力和爭取國際社會認同的重要平臺,事實上,衛福部、外交部及相關單位也持續在推動台灣與國際的醫衛交流,其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這陣子地牛翻身,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更啟動國家級警報細胞簡訊,後續再接續發生規模6.1以及4.7餘震,嚇醒許多原本已熟睡的民眾。過去在921地震及南部311大地震受災的民眾,也容易也被勾起過去的恐怖記憶。 歷經心理創傷  內心焦慮調節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坐月子期間,哺育母乳,過於勞累,而寶寶只喝母乳,恐營養不夠。」這些是真的嗎?專家表示,這是錯誤迷思,事實上,哺育母乳,可提升寶寶免疫力,降低過敏及糖尿病等風險,還可減少媽媽罹患乳癌、卵巢癌機率,一舉數得。 產前參與母乳衛教課程 提高產後哺乳成功率 「新生兒出生的最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