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物理性血栓抽吸術 助癌末婦完成遺願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肺癌末期的張小姐多麼希望能用生命中僅剩的6個月,帶著寶貝女兒和先生一起旅遊,為彼此留下人生最後的完美回憶,但卻因化療的副作用─深部靜脈栓塞,導致下肢水腫,連下床活動都會造成腫脹與疼痛,更別說是旅遊了。張小姐原本以為這一切不過只是妄想罷了,沒想到「物理性血栓抽吸術」卻改變了一切,在接受治療後,一週內水腫已消退,雙腳能活動自如,也如願用她僅存的生命,完成最後的心願。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李秋陽表示,深部靜脈栓塞的患者,目前治療多數是給予病患肝素、抗凝血劑、血栓溶解…等全身性投藥治療,須至少數星期以上才開始改善,不但效果有限,還有引發其他部位出血的危險;而使用傳統清血栓手術雖然可清除血栓,很容易造成肢體再循環症候群,及血栓清除不完全,再復發而導致肺動脈栓塞等嚴重併發症發生,重者會有生命危險。

和藥物與傳統血栓手術兩者相比,針對新形成的血栓治療,「物理性血栓抽吸術」為一種積極、安全且更有效率的治療方式,傷口小,術後立即有顯著改善;李秋陽指出,物理性血栓抽吸術是採用白努力定律,以高壓高速水流在導管內產生強大吸力,將血栓同時打散一併吸入導管內後排除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血栓不會流散至更遠處,對病患也不會造成其他傷害。此外,針對頑固型血栓,「物理性血栓抽吸導管」還可以在血栓處直接注入血栓溶解劑,以增加血栓排除的效率,大幅降低血栓症候群的發生。對上述患者來說,為較理想、合適的治療選擇。

深部靜脈栓塞是指血栓在深部靜脈形成,阻塞血液回流到心臟,導致血管發炎及肢體腫脹、疼痛、潰爛等症狀,較常發生於下肢。造成靜脈栓塞的主要原因包括癌症化療、臥床過久、惡性腫瘤、外傷、血液疾病、口服避孕藥等。

深部靜脈栓塞雖然不像動脈栓塞,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若拖延未治療,栓塞部位的功能性障礙與併發症會隨著時間愈久而愈嚴重,甚至截肢。另外,一旦血栓隨著血流跑到肺部,堵住肺部血管,即引起肺栓塞,出現胸痛、喘,甚至猝死。李秋陽提醒,患者若發現腫脹、疼痛時,應儘快就醫,找出疾病原因,選擇適當且安全的治療方式,才能降低併發症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1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周五傍晚,是阿金伯最期待的日子,他總是提早出門接兩個小兒子放學,靜靜地在圍牆旁看他們練棒球,等候他們下課回家團聚。回家路上,小兄弟迫不及待和爸爸分享住校生活點滴,也期待見到媽媽及姊姊。阿金伯一家六口住在鄉間泥土路盡頭的鐵皮屋,55歲的阿金伯早年因髖關節受傷造成長短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關已近,務農的林姓婦人利用好天氣提前大掃除,肩膀肌腱發炎舊疾復發,進一步惡化為五十肩,晚上睡覺都被痛醒,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張瓊玟醫師建議,分段清掃五原則、暖身四動作,讓家庭主婦輕鬆好過年。婆婆媽媽求診遽增春節前,婆婆媽媽上門求診遽增,多與忙著大掃除有關,歸納症狀與原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不僅面臨人口快速老化,也面臨現代社會獨居人口急遽上升的問題,照護需求模式被迫改變。「遠距醫療、智慧救心」即是因應而起的趨勢,遠距醫療不再只是隔空了解病人的病痛,醫師們在獲得這些生理或儀器訊號之後,更可以針對重要的病情提早處理。死亡風險增加 遠距照護更安全亞東醫院心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婦女沉默殺手卵巢癌,注意腹脹、腹部疼痛等早期症狀!許多婦女常誤以為卵巢癌早期症狀為大腸激躁症,女性癌症組織「夏娃呼籲」的護士催西.邁爾士(Tracie Miles)呼籲,若腹脹持續3周,且排尿變急、變多,應盡速就醫診斷。腹痛以為大腸激躁症 竟是卵巢癌作祟根據「夏娃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