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狂吃膠原蛋白拚回春有用嗎?

人體裡的膠原蛋白在哪裡?原來在皮膚、骨骼、軟骨、血管壁等部位都有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人體中最豐富的蛋白質,骨頭裡則有三分之一是膠原蛋白,可見它真的很重要呢!但狂吃就有用嗎?怎麼吃也很重要喔!
狂吃膠原蛋白拚回春有用嗎?
雙和醫院骨科醫師邱彥碩指出,膠原蛋白並非什麼特殊物質,其實人體本身就會合成膠原蛋白,並以不同形式存在皮膚、骨骼、軟骨、韌帶、肌腱、血管壁和結締組織等部位,是人體中最豐富的蛋白質,占了體內蛋白質的兩成五,骨頭裡則有三分之一是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為韌帶、軟骨、肌腱、骨頭、牙齒、血管的主要組成成分;膠原蛋白也是維持皮膚彈性與張力表現的要素。

《膠原蛋白合成,依新陳代謝不同》
資深營養師張靜芬指出,膠原蛋白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結構性蛋白質,生理機能是作為結締組織的黏合物質,使血管密實完整,肌肉有張力,關節軟骨、韌帶、肌腱、骨骼、眼角膜等器官健全。

美容醫學證明,美美的皮膚主要是膠原蛋白撐出來的,但是「吃膠原蛋白,補膠原蛋白」的食補理論,至今仍未得到證實。

張靜芬說,從營養角度來看,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往往是「吃得到」卻「得不到」!而且,身體要合成更多的膠原蛋白,並不是因為有較多的膠原蛋白原料就能合成的,乃是依照各組織新陳代謝的需要,以及各人合成的能力來決定。

張靜芬營養師建議,補充蛋白質時,最好選擇優質蛋白質如奶類、蛋、豆腐、瘦肉等,這類食物含有「必需胺基酸」,身體無法自己合成。她提醒年長者,若常食用豬皮等高膽固醇食物,不但無法補充體內膠原蛋白,還可能傷及心血管,心血管會比較容易失去彈性,增加動脈硬化風險。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各國都深受所苦,其中針對邊境管制措施、風險隔離管制,以及收治確診者之隔離病房管理,都是各國頭痛的任務,目前各國對接觸確診者之風險隔離措施,大多以入住隔離防疫旅館為主。 以台灣為例,入境時須入住14天的防疫旅館,接觸確診者風險的民眾,除了自我居家隔離外,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悶在家2個多月了,好不容易7月27日起、全台三級警戒降級二級,但從「不要出門、與人保持距離、不在外用餐」的封閉生活,逐漸恢復到可以去購物、逛街消費甚至聚餐的日子,精神科醫師提醒,有一些人可能因為降級之後,原先採用封閉換得的安全感開始消失,有可能開始出現焦慮、恐慌,或者...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為推動台灣創意創新創業教育的交流合作,共同建構「永續世代的韌性智慧創新協作平台」,為後疫情時代的智慧生活,開啟無限的創意與想像 !台灣中部地區七所大學校院聯合舉辦「2021永續智慧創新黑客松競賽」開跑,2020年7月30日下午在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舉行MOU簽署儀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帶動「酒癮」失控?國內門診就觀察到,有些人選擇喝酒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安恐懼,在門診就有不少原本已經戒酒成功的病人,在疫情期間控制不住又開始喝酒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張祜銘指出,國外經驗也顯示,大多數喝酒的人喝的量會比原本還要多。 台灣5月中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