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狂犬病疫情增 遭野生動物咬傷怎麼辦?

狂犬病疫情增 遭野生動物咬傷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近日在花蓮有女童遭帶有狂犬病毒鼬獾咬傷事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在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逗弄、接觸或捕捉野生動物,萬一不小心遭咬傷,應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盡快就醫,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

狂犬病疫情增 勿接觸野生動物 

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目前有動物狂犬病疫情的縣市,包括屏東縣、高雄市、臺南市、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臺中市、臺東縣、花蓮縣、新北市;因此,若民眾在上述縣市遭鼬獾、白鼻心、蝙輻等動物咬傷,除了要立即清洗傷口,盡快就醫,並應接種疫苗,以免染上狂犬病症。

被咬傷後接種疫苗 同樣具保護效力

一般遭動物咬傷時,盡可能將咬人的動物留下,觀察十天,若有染患狂犬病,通常在5至8天內,就會有病徵變化出現,若沒有,則代表動物的唾液未帶有病毒,降低感染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歐佳齡指出,狂犬病疫苗不需事先施打,被咬傷後接種,仍具有一定保護效力。

遭流浪犬貓咬傷 目前不給予疫苗接種

通常遭流浪犬貓、家犬貓咬傷,並不給予疫苗,之後須觀察流浪犬貓10日,是否出現特殊異常行為等狂犬病症狀;歐佳齡科長呼籲,目前包括馬偕紀念醫院、三軍總醫院、臺大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及振興醫院等,皆提供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必要時,民眾應立即就醫治療,並通報給相關單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1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夏日炎炎、烈日當空!各種細菌病毒伺機而動,餐飲衛生尤其需要更加注意!有餐飲業者為了堅持用餐的清潔與衛生,不但服務人員全程戴口罩,而且客人每次用餐完畢,即進行桌面的酒精消毒;此外,每天並進行二次地板與桌椅的清潔劑消毒,每二個月會進行一次大消毒。清潔乾淨的用餐環境,受到許多親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生機飲食正夯,許多天然植物、草藥成為替代或輔助治療疾病的方法,彰基體系醫院鹿基分院營養師徐嘉罄指出,口感黏黏的秋葵已經成為最熱門的研究對象,初步發現,秋葵具有抗發炎、抗菌,以及治療尿蛋白、口腔潰瘍、燒傷等效果。(照片來源/取自網路)徐嘉罄營養師指出,秋葵又名六角豆、黃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50歲企業家因長期壓力大,生活與飲食習慣不正常,出現喉嚨痛、口腔潰瘍、食道黏膜破損等問題,讓他近2年食不下嚥,暴瘦10多公斤,曾嘗試多種療法卻失效,體力大不如前,不得不暫停苦心經營的事業。後經醫師建議調整飲食,避免腸道過敏原,短短1年,身體各種症狀都得到改善,再也不怕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2013年「台灣國際醫療展、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台灣國際中草藥暨機能性食品展」自即日起至23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聯合展出!此次共有524家國內外廠商參展,使用897個攤位,參展廠商及攤位數為歷屆以來最高。今年國際醫療展較去年大幅成長,預計三展可成功吸引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