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狡詐千面病魔多發性硬化症 兒童頭暈視力模糊要注意!

狡詐千面病魔多發性硬化症 兒童頭暈視力模糊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十五歲的楊小妹妹有時會把一個東西看成兩個,常感覺到頭暈,有時上體育課時也會感覺到手腳沒力氣等症狀。反覆就醫仍找不出病因,最後至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就診,經張通銘醫師仔細檢查,才發現她罹患了罕見的多發性硬化症。

自體免疫不正常 中樞神經反覆發炎受重傷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是一種難纏的疾病,早期難以辨別,因為多發性硬化症的病徵千奇百怪,包括頭暈、無力、口齒不清等狀況。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張通銘醫師解釋,多發性硬化症為身體免疫系統不正常地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發炎與造成髓鞘受傷的疾病。

所謂的多發,就是會多次且在不同時間與位置發生,包括大腦與脊髓都有可能受到免疫細胞的不正常攻擊,反覆發炎與修復的過程,產生神經硬化的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患者可能出現聽力受損、肢體無力、平衡失調、行動不便、大小便機能失調等症狀,因此多發性硬化症也被喻為千面病魔。

狡詐千面病魔多發性硬化症 兒童頭暈視力模糊要注意!兒童患者風險高 及早診斷正確治療

20-40歲的女性是多發性硬化症的高風險族群,但並不代表20歲以下或40歲以上的民眾就不會罹患。張通銘醫師以兒童作為舉例,由於發病較早,多發性硬化症的小朋友在神經上的後遺症,發生復發與殘疾的機率也是成人患者的倍數。

張通銘醫師進一步解釋,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如頭暈、視神經炎造成的視力模糊、眼外肌麻痺造成的複視或眼震,以及吞嚥困難等多樣的症狀。此外,兒童與成人患者在臨床的表現上也有很大的差異,有部分兒童會以反覆性的腦炎表現,同時在磁振造影上會出現有類似印地安人草帽的徵狀(Dawson ʹs finger),這也有助於判斷為多發性硬化症。

持續用藥與穩定監控 人生還是可以很美好

在多發性硬化症主要是透過緩解發炎的藥物治療,而兒童與成人患者的用藥劑量與次數頻率上沒有太大的差異。目前已經有針劑與口服的藥物可以有效控制多發性硬化症並降低年復發率。

多發性硬化症目前無法根治,需透過穩定治療,才能讓病情穩定並減少後遺症。張通銘醫師說,面對這種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特別是兒童病患一開始都會有難以接受診斷造成情緒上波動,需要透過家庭與醫生的支持和鼓勵。張通銘醫師也呼籲,只要早期診斷與正確用藥,生活型態仍可與一般人相同,透過穩定的治療與監控,仍舊可以維持美好人生!

【延伸閱讀】

多發性硬化症持續治療莫鬆懈 施打新冠疫苗可增強保護力

全球5分鐘1確診! 阻止多發性硬化症:醫籲及早認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學童的視力健康需要我們一起守護!台灣近視率持續攀升,許多弱勢家庭的學童因經濟錯失矯正視力的機會。卡爾蔡司於109年底與衛福部合作,免費提供鏡片,鏡框與驗光由德國時尚鏡框品牌提供,一起守護超過一千名弱勢家庭學童的視力健康。蔡司台灣視力保健部暨醫療技術部總經理章平達談及企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網侵犯人權隱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表示,因應近期COVID-19疫情發展,及考量大型活動具有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等特性,為降低社區傳播風險,自去(2020)年12月31日起,強化自主健康管理者之防疫規範,並透過電子圍籬防止自主健康管理者接近大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病患,來自印尼與菲律賓,入境後都入住集中檢疫所,至今沒有症狀,但分別在期滿前檢驗,與期滿後自費採檢確診;另外,英國變異新冠病毒,指揮中心再確認2株,目前台灣累積4株變異病毒,仍有6株等待基因定序分析中。 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關於新冠肺炎確診者住院解隔離條件,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已經呈報指揮官,相隔24小時以上,連續2次核酸檢驗Ct值大於或等於34,或可以是1次陰性與Ct值大於或等於34,現在也都列入解除隔離條件;張上淳強調,Ct值大於或等於34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