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甜味劑、防腐劑超標,吃八仙果小心

喉嚨癢癢、不舒服時,大家可能都想到枇杷膏、八仙果,吃個1湯匙或2顆,稍稍紓解不適症狀,不過消基會抽驗市售八仙果,發現有甜味劑、防腐劑含量超標、鈉含量過高等情形,大家購買時,一定要小心挑選。
甜味劑 防腐劑超標,吃八仙果小心
帶有微微中藥味及薄荷味的八仙果,相信大家都吃過吧!消基會抽驗20件八仙果,發現全部添加甜味劑及防腐劑,各有1件含量超標,3件檢出人工色素,鈉含量也偏高,每天吃5顆,含量高達1000毫克,為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一半,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謹慎食用,而孩童食用過多食品添加物,可能導致易怒、過動及學習力降低等現象,家長不可不慎。

 

有助紓緩喉嚨不適症狀》

消基會指出,八仙果主要功效為紓緩喉嚨不適及止咳化痰,古法煉製是將10種左右中藥材磨粉、混合蜂蜜後,塞入佛手柑中,現今因成本考量,多半以葡萄柚、大白柚取代,而且通常大量生產後,再經由中藥行等通路販售,所謂純古法手工製作的八仙果已非常罕見。

 

消基會表示,八仙果價格不貴,而且隨處買得到,許多喉嚨不適的民眾經常隨身攜帶,認為八仙果是天然食品,應無危害,但大量生產的八仙果,通常會添加防腐劑便於保存,為了賣相及口感更佳,也可能添加色素或香料,若習慣性食用,勢必危害健康。



甜味劑 防腐劑超標,吃八仙果小心
全部含有甜味劑、防腐劑

消基會今年3月間在雙北市中藥行、蔘藥行及零售市場購買20件樣品,其中7件有包裝、13件為散裝,每公克單價介於0.2~2.4元之間。

 

檢測結果,20件樣品均使用甜味劑,多件並混合使用甜味劑及糖精,其中1件(廣源堂國藥號)含量超出標準;所有樣品也檢出防腐劑苯甲酸,1件(黃永生蔘藥行)含量超標,由於苯甲酸進入人體約10小時後,會隨著尿液排出,剩餘部分在肝臟內分解,肝功能不佳的人應避免食用。



甜味劑 防腐劑超標,吃八仙果小心
鈉含量過高,成健康威脅

消基會表示,20件樣品的鈉含量為每公克5~80毫克間,以每顆2.5公克計算,每天吃5顆,鈉含量達1000毫克,已達衛福部每日建議鈉攝取量2000毫克的一半,經年累月食用高鈉食物,容易引發中風、高血壓、心血管病變、增加腎臟負擔等;另有3件(賜安參藥行、廣源堂國藥號、新北市板橋區自由路60號前)檢出人工色素。

 

消基會表示,過量攝取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等添加物,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國外研究報告更指出,孩童攝取過多食品添加物,可能導致情緒易怒、行為趨於過動、學習能力降低等現象,建議大家考量自身狀況是否適合經常食用,選購時,挑選包裝及標示完整的商品較有保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亞東醫院也爆院內感染!亞東醫院今(17)日聲明指出,該院於5月10日由急診收治一名新北市居民,住院後開始發燒,詢問家屬才知道病人曾出入萬華茶藝館,篩檢確診,擴大採檢同病房病患與接觸照顧者,目前累積已有7人確診陽性個案。 雙北市目前包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三軍總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腰痛不適,想靠民俗療法緩和,卻「針」出罕見的腰肌膿瘍!一名65歲婦人因為椎間盤滑脫,長期有腰痛困擾,但她卻沒有循正規醫療,而是嘗試各種民俗療法,日前下背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痛,幾近暈厥,家人緊急送醫,急診檢查發現白血球含量飆高2倍,最終診斷為腰肌膿瘍,且膿瘍侵犯脊椎,嚴重...

閱讀詳情 »

時疫從未自歷史消失! 陳博聖表示,在去年covid-19就曾寫過有關中醫該如何應對covid-19的文章。陳醫師強調,自古以來,時疫就存在,至今數千年,也未曾消失,面對這個將來可能與人類共存且沒有特效藥的病毒,唯有加強免疫力提升才是個人的自處之道。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日新增20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06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本土部分,有90男116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今年4月6日至5月15日,居住縣市分別為台北市89例(萬華58例)、新北市97例(板橋32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