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產婦死亡主因篩檢偵測率失真? 長庚與亞洲6地建立亞洲特有資料庫

▲孕婦在11到13周施行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的同時,可以一起接受子癲前症的篩檢。(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子癲前症是孕婦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也是導致母親及胎兒死亡的主因之一。長庚醫院今(20)日表示,根據其與亞洲6個地區國家合作研究發現,亞洲、尤其是台灣孕婦的平均體重與產下的胎盤重量低於歐美,但目前使用的子癲前症風險計算軟體,卻都是根據歐洲族群為主的資料庫,顯然影響了篩檢精確度。

子癲前症的發生率約2到5%,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一。根據國健署資料,2019年共有28名孕產婦死亡,創下20年來新高,其中因為懷孕導致的高血壓,衍伸的子癲前症/子癲症,占了產婦死亡很大的原因。

台北長庚醫院是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結合中國、印度、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11個醫學中心的專家團隊進行研究,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共收案4023名、單胞胎懷孕11到13周的產婦,建立亞洲孕婦特有資料庫以提升第一孕期子癲前症的篩檢偵測率。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子癲前症指的是懷孕20周以後出現高血壓,同時合併蛋白尿或肺積水、上腹痛、肝腎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嚴重頭痛或視力模糊等症狀。成因主要是由於胎盤功能不良;而這些症狀通常會在生產後緩解。

對胎兒而言,子癲前症會造成羊水減少、寶寶生產遲緩、胎兒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甚至死產。且子癲前症的孕婦在往後發生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急慢性高血壓,甚至中風的機率也會上升。

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指出,台灣目前使用的子癲前症篩檢預測模型,多是根據歐洲族群為主的資料庫,偵測率仍可達到7成左右,但為了區分出亞洲與歐美的子癲前症公衛數據,研究結果發現,亞洲與歐洲孕婦族群相比,平均動脈血壓低了4%,胎盤生長因子更是低了11%,這對於台灣目前使用中的子癲前症篩檢預測模型的偵測率造成影響。

蕭勝文說,針對子癲前症高危險的孕婦,從懷孕早期不間斷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直到36周,可以有效減少85%的早期產子癲前症的發生率,進而降低胎兒與孕產婦的死亡率;建議孕婦在11到13周施行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的同時,可以一起接受子癲前症的篩檢,一旦發現屬於高危險群,應於16周前每日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並定期追蹤。

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0年8月婦產科權威期刊「婦產科超音波(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高中以下陸生、小明即起開放返台! 14天隔離期滿全面普篩

居家檢疫客不能住一般旅館了! 只有「獨棟、分層」防疫旅館能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多兩顆」!一名48歲體型較胖的熟男,1個多月前洗澡時,低頭一摸竟發現鼠蹊部雙側莫多多了兩個凸起腫塊,因為位置私密,竟不好意思就醫,直到胯下強烈不適才不得不求醫,醫師一看,腫塊不但又紅又腫,表面還糜爛流出液體,伴隨著異味,趕緊手術切除,還好化驗為良性上皮性囊腫合併...

閱讀詳情 »

▲罕見庫欣氏症作怪,害婦人體重異常,臉變圓、後頸變厚,無力又高血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飲食正常,體重卻失控飆漲,63歲的張女士就在短短半年內,體重快速增加,穿起衣服來腰部變緊、臉變圓,可是小腿肌肉量卻大幅減少,走沒幾步就腳痠需要休息,還出現高血壓、頭痛、失眠、疲倦無力等症狀,嚇到就醫...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預防中風也可以超前部署!?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最主要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人口有30%(約1千7百50萬人)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其中有670萬人死於中風;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超...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台灣近幾年的運動人口隨著健康意識不斷增加,根據體育署公布,2020年參與運動人口的比率是82.8%,同時已連續7年國人維持穩定運動比例達33%,顯示民眾對於體態與肌肉維持的重視度,今日國內兩大醫學會(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與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 今日邀請腹肌ROCK形象大使徐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