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產官醫研啟動智慧醫療 共譜科技防疫新篇章守護醫護安全

【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
疫情肆虐之下,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快樂缺氧(又稱隱形缺氧)症狀,若無及時就醫,可能發生猝死之憾事。為避免因「快樂缺氧」猝死再傳,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聯手台灣微軟、工研院及泰博科技等多方共同開發「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並與桃園市政府、部立桃園醫院合作。

產官醫研啟動智慧醫療 共譜科技防疫新篇章守護醫護安全
▲畫面左上方為臺大醫院現場、右上方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現場、下排左起依序為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及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副執行長陳炤彰。(圖/台灣微提供)

這項即時監測平台本週已於醫院集中檢疫所及微負壓隔離病房上線使用,幫助醫護人員即時監測隔離患者的生理變化,更結合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打造「混合實境病房」,透過物聯網傳送影像,讓遠端醫師也能接收到病房真實畫面,零接觸的診療方式,不僅大幅減少醫護感染風險,也改善疫情下第一線醫護人力不足問題。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是國門之都,是邊境防疫的重要戰線,隨著歐美國家解封,旅行逐漸恢復,這次桃園市府及部立桃園醫院優先導入混合實境病房,在負壓隔離病房與集中檢疫所具體協助第一線醫護人員執行防疫工作,讓病患獲得更妥善的照護,相信能強化桃園的防疫能量,也期待未來能推展到更多地方。

產官醫研啟動智慧醫療 共譜科技防疫新篇章守護醫護安全
▲桃園市政府及部立桃園醫院已優先導入混合實境病房,左起為桃園市鄭文燦市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圖/台灣微提供)

█到院前醫護資源仍有限 無法有效預防快樂缺氧猝死
科技部防疫計畫總主持人、台大醫學院倪衍玄院長表示,這一波新冠肺炎社區爆發以來,猝死頻傳,因此如何將醫院的生命徵象監測關口前移,早期監測,才能減少猝死事件發生,透過穿戴裝置、物聯網、與雲端科技的結合,集中檢疫所的確診病患,可以得到如同醫院般的監測照護,同時醫護也可以透過這一套系統進行無接觸監控,減少暴露。這次「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的推出,是產官學合作「科技防疫」很好的範例,透過物聯網科技,可以連續即時上傳新冠患者生命徵象的數據量測,同時雲端的資訊平台,也可以使醫師在遠端監控,將可更為精準地掌握病情的變化以降低猝死風險。

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則指出,確診患者在院內配有醫護人員在旁照護,萬一發生緊急狀況都可及時急救,然而,新冠肺炎猝死也會發生在院外,對於到院前的隔離者或潛在患者來說,由於無法時刻監測生理變化,一旦病情快速惡化,醫護也無法在第一時間介入處置,因而容易發生猝死情況。此外,新冠肺炎具有高傳染性,照護人員因為需要測量患者的生命徵象而反覆接觸病患,反倒提高感染風險,遠距診療將能大幅減少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接觸,進而避免院內感染情況發生。

產官醫研啟動智慧醫療 共譜科技防疫新篇章守護醫護安全
▲護理人員透過微軟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可將視線所見的環境影像傳送回遠端護理站,遠端醫師不需要進到病房接觸患者,也能透過微軟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回傳畫面,看到相同且立體的現場實景,給予即時的醫療診斷。(圖/台灣微提供)

█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混合實境病房 零接觸診療提升疫情下的醫療品質
台灣微軟協同工研院的血氧數值AIoT量測專業,泰博科技及皇漢科技攜手開發的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結合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透過額溫槍、血氧計、血壓機等裝置監測患者的生命徵象,在偵測到一旦血氧濃度低於正常值95%,系統能即時發出預警、通知醫護介入處置。除了即時監測平台外,也搭配衛武資訊及微軟的HoloLens裝置及Teams,護理人員透過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可將視線所見的環境影像傳送回遠端,讓遠端醫師不需要進到病房接觸患者,也能看到相同且立體的現場畫面,給予即時的醫療診斷。

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表示:「現今疫情依舊不穩定,台灣微軟要向全國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台灣微軟要向全國醫護人員致上最高的敬意。我們將秉持微軟的使命— 賦能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都能實現更多、成就非凡,藉由IoT和AI的力量,我們能夠將智慧邊緣連接到雲端,並做出預測性警告,而採取預防措施,同時我們開放相關原始碼,廣納不同醫療領域的夥伴參與應用。很高興本次與台灣優秀的醫療夥伴合作,透過Azure創新技術,壯大智慧醫療生態圈的力量,同時複製台灣的成功經驗到海外市場,展現台灣醫療產業的創新未來,重新建構智慧醫療的想像。」

負責本次合作計畫的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教授說明,輕度或中度新冠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可能短期間快速惡化,因此早期識別患者病情惡化對於疾病管理至關重要。面對病毒的高傳染性,傳統住院病人的病況監測仰賴醫護人員定時手動測量生命徵象,頻繁的接觸不可避免地會增加他們感染的風險,個人防護設備 (PPE) 的穿脫也形成護理工作龐大的負擔。李建璋教授指出,「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搭配HoloLens的混合實境診療方式,不但減少了更多人員暴露於病毒中的機會,一旦出現患者病情變化需要聯合專家會診時,更可透過遠距協作讓不同專科的醫生團隊加入診斷,大幅改善疫情下的診療品質。於現階段的計畫中,透過收集患者連續性的血氧濃度、生命徵象,透過Microsoft Azure IoT及 AI平台,持續累積後形成大數據並學習這些事件,幫助醫護人員及大眾推測未來什麼樣的人可能帶有疾病危險,甚至在危急情況之前先行預警,達到提醒的作用。

產官醫研啟動智慧醫療 共譜科技防疫新篇章守護醫護安全
▲護理人員透過微軟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可將視線所見的環境影像傳送回遠端護理站,遠端醫師不需要進到病房接觸患者,也能透過微軟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回傳畫面,看到相同且立體的現場實景,給予即時的醫療診斷。(圖/台灣微提供)

█部立桃園醫院為起點 將來有望擴大推廣至全台院所
「血氧系統監測平台」、量測醫材設備及微軟HoloLens混合實境裝置,已進駐部立桃園醫院提供給集中檢疫所以及微負壓隔離病房來使用。部立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表示,此套系統可協助在集中檢疫所及微負壓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隨時追蹤病患的血氧變化,省去醫護人員需時刻監測及接觸病患的負擔,可以更有效率照護確診患者。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再次表示,本次很榮幸可以部桃作為計畫起點,期望將來能擴大應用,推廣至全台更多縣市的醫院與檢疫所,一同對抗疫情,也期許成功抗疫的日子能早日到來。

 

 

相關推薦

不少女性深受私密處感染及異味的問題,尤其氣溫炎熱時更是惱人,到底該怎麼清潔才正確?私密處清潔劑真有必要性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其實一般女性只要注意清潔、減少悶熱環境、勤換衛生用品就可讓私密處維持健康的狀態;此外,在性行為後最好先排尿、再沖洗,更有助於維持私密處的清潔與衛...

閱讀詳情 »

今天是秋冬防疫專案上路的第一天,民眾即日起出入8大類場所應配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依法開罰。防疫新專案上路首日,東門市場不少攤商早有準備,人人都有配戴口罩,不過或許是專案上路第一天,仍然有少部分民眾未戴口罩,經提醒後皆有戴上。走進東門市場,外頭早已做好宣導標語,上面寫著「排等時保持間距,請配戴口罩進出...

閱讀詳情 »

發作與早期症狀 家屬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辨認思覺失調症的早期症狀。這個問題和復發不同,第十一章將討論復發的問題。這些家屬正在教養很難搞定的青春期孩子,卻不知道孩子是否罹患思覺失調症。已經有孩子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家屬也擔心其他年幼的孩子是否罹病。 當我們想到思覺失調症的早期症狀時,必須記得:首次發病...

閱讀詳情 »

  文/李柔萱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吳怡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早產寶寶出生時,仍有許多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呼吸道、心臟與腸胃道等器官都容易出現併發症,因此照護早產兒時,在體溫、哺乳、睡眠及親子互動都需特別注意。   早產兒的存活率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