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產後憂鬱怎麼辦? 心理師用1招帶你遠離負面情緒

產後憂鬱怎麼辦? 心理師用1招帶你遠離負面情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產後憂鬱輕忽不得!一位入住產後護理之家的新手媽媽,沒有太多迎接新生兒的喜悅,卻因為擔心與婆婆的觀念不同將影響孩子未來的教養,甚至擔心先生夾在婆媳間左右為難,而開始哭泣、失眠。

8成生產後媽媽情緒狀況多 約1-2周就恢復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主任陳可家指出,約有80%剛生產後的媽媽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不易入眠、焦慮等症狀,通常大約1~2周就能適應這個改變;而有15%左右的婦女衍生為產後憂鬱症,會持續超過2周的心情沮喪、失眠、食慾不振、失去興趣、極度焦慮、難以專心、常常自責、甚至有輕生的想法,無法照顧嬰兒。

產後身心改變 缺乏調適易致憂鬱

陳可家主任補充,造成產後憂鬱的原因很多,婦女在生產後由於雌性激素、黃體激素下降、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加上難以調適身材體態變化,以及有孩子後生活方式的改變、經濟壓力、婚姻衝突、與婆家相處問題、缺乏良好支持系統等,在心理上輕則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重則衍生產後憂鬱症。

同理心引導情緒調適 快樂媽才有快樂寶

透過身心壓力評估,以同理心支持產婦的努力,幫助產婦認知調整適應新改變,及運用「呼吸放鬆法」來釋放壓力。陳可家主任說,坐月子期間的產婦心理是脆弱的,陳可家主任呼籲,不要對產婦有太多的指導性語言,應多給一些支持,減少產後憂鬱;建議產婦如仍然無法自我調適,一定要尋找專業的醫療團隊協助,接受身心科門診的服務或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幫助。

【延伸閱讀】

 肺阻塞一分鐘登階自我檢測肺功能 你是肺阻塞高危險族群嗎?

 打破類固醇迷思 長效類固醇助黃斑部不漏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心病需要心藥醫,物質成癮如何醫?一名24歲的男子在朋友的介紹下使用安非他命,一開始只是為了工作需要提神,後來只要沒用就會發生緊張不安、疲倦、憂鬱等情況,這些狀況慢慢也影響到工作表現;另有一名張姓男子從當兵時開始跟朋友一起喝酒,退伍後在家喝酒的量與時間都變得越來越多,幾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20歲出頭的孔姓女大生,上大學後因一個月內減重10公斤,月經開始不規則,導致月經延遲至一年沒來,才發現事態嚴重,至西醫檢查發現女性荷爾蒙不足,有早發性卵巢早衰及萎縮,怕未來無法生育,於是前往中醫婦兒科門診求助。該名女大生經中藥調節賀爾蒙,加上即飲包調經方使黃體期穩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連續35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2016年癌症死亡人數統計,台灣肺癌死亡人數近30年成長5.7倍,死亡率連續10年居冠;不到57分鐘即有1人因肺癌死亡,5年存活率不到2成,為十大癌症中最低,到晚期更低於5%,每一年全球更有約150萬人死於肺癌。而肺癌的治療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怕打針、副作用 5成C肝患者拒治療一名60歲的婦人3年前在高血壓門診追蹤時,發現肝指數異常,進而轉至肝膽胃腸科就醫,檢驗後確診罹患C型肝炎,由於傳統治療需每週回診打針,加上可能引起如感冒症狀之副作用,因此抗拒治療,改以定期追蹤觀察。桃新醫院腸胃肝膽科吳式強醫師表示,我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