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產後調理三階段 產後媽媽快樂坐月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產後調理三階段 產後媽媽快樂坐月子

懷胎十月,好不容易「卸貨」,產後媽媽會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調養生息。「產褥期」俗稱「坐月子」,定義為產後6到8週,讓女性產後身心狀態復元的關鍵期,除了注重休息補充營養、適應母乳的哺餵外,重要的是和寶寶培養感情,適應新形態的家庭生活。適當的中醫產後調理可以幫助坐月子媽媽補充氣血體力、調整體質。

產後調理分三大階段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廖芳儀表示,根據最新的中醫藥雜誌(2016年12月)臨床研究發現,產後哺乳期間使用中藥調理的新生兒黃疸發生率較低,母乳媽媽服用中藥四物湯加減也不會影響新生兒發育狀況。中醫將產後調理分成三大階段,循序漸進調整坐月子媽媽的體質狀態:

第一階段—化瘀血生新血

女性產後兩周內會有惡露排出,這一個階段的調理原則主要幫助減輕傷口疼痛,可服用「生化湯」3至5天。生化湯主要由當歸、川芎、桃仁、炮薑、炙甘草五種藥材組成,中醫師會根據產婦體質狀態及生產方式決定藥物使用的比例。

若是採取剖腹產的產婦,不一定要服用生化湯,因為剖腹產手術生產的過程,婦產科醫師會幫忙清理子宮內部的惡露,產後不當地多服生化湯,反而會讓傷口受到影響。

第二階段—健脾益氣

10個月的懷孕過程中,歷經孕吐、肚子越大器官移位,大多數產後婦女都需要重新恢復腸胃蠕動,中醫師會在這個階段開立腸胃調理的方藥如黨參、茯苓、白朮等健脾益氣,才能好好吸收下一階段的氣血營養補充,產後的媽咪更能提供充分的母乳供應哺餵寶寶。

第三階段—調理氣血、補養肝腎

經過上2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補養肝腎氣血可以幫助產後的媽咪恢復體力,補足生產時流失的氣血。也可以趁此時期根據產婦的體質加強調養,把產婦懷孕前的貧血、過敏體質、月經失調或是腰酸等狀況進行重點調補,適時搭配增加乳汁的中醫藥材如通草、路路通、王不留行等,可以讓產後媽咪和新生寶寶都身心健康營養平衡。

眼睛乾澀不適 可搭配穴位按摩助舒緩

此外,爸爸可以體貼地幫忙按摩產婦的腎俞、大腸俞、委中穴位以緩解產後的腰部或膝蓋的酸痛;同時,若出現明顯的眼睛乾澀不適,可以提醒中醫師加強用藥,配合按摩四白、攢竹、睛明、絲竹空等穴位幫助舒緩。

廖芳儀醫師強調:產後坐月子的方式隨著時代進步日新月異,除了在家坐月子,坐月子餐及產後護理之家也蓬勃發展,無論採用何種坐月子的方式,皆可諮詢專業的中醫師針對產後媽媽的體質,配方專屬的坐月子調理處方及母乳衛教,迎接健康快樂的產後新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一名17歲少女聽信吃炸雞豐胸的謠言,一年三餐都吃炸雞,沒想到一年下來,體重從50公斤增重為70公斤,少女胸部變大,沒想到體型也跟著橫向發展,月經遲遲不來,甚至一季才來一次,經過檢查後甚至還發現她患有多囊性卵巢囊腫。為了早點「轉大人」而遵循錯誤飲食秘訣,營養不均衡,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 「咳咳咳!」你身邊否也有整天咳嗽咳不停的人,頻繁咳嗽除了會造成生活中的困擾,長期下來,更可能造成胸痛、頭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而引起咳嗽的常見原因有感冒、支氣管炎、肺炎、呼吸道傳染病,或是外在環境的刺激,都可能會引起咳嗽。 飲食清淡 避免刺激性與寒性食物 針對咳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儘管已進入炎熱的夏季,仍應注意流感疫情迸發,疾病管制署上月監測資料顯示,流感疫情就診人數飆破12萬人次。根據國人最新死因結果指出,肺炎前進為第3名,台灣的社區型肺炎中,最常見的細菌是肺炎鏈球菌,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肺炎鏈球菌列入「超級細菌」之一,且根據國外最新研究指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31歲婦女在懷孕36週時,某天吃完早餐感到肚子越來越緊繃,到了晚上疼痛頻率越來越多,且突然大量出血,緊急送到醫後,才發現原來產婦是早期胎盤剝離,急救後母女均安。婦產科醫師提醒,若孕程中出現血流如注、下腹疼痛現象務必馬上就醫,提高警覺才能降低危機。 孕婦大量出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