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平時養成6個護眼的好習慣.....不須眼球操,也不用按摩舒壓!

你知道眼睛6歲才發展成熟,15歲就開始老化嗎?你知道眼睛每年也要健康檢查嗎?

文╱陳瑩山

眼睛同時屬於腦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一旦出問題,影響的不只是視力,記憶力、行動力都會跟著衰退,甚至還有憂鬱、失智等腦部病變的隱憂!

台灣人使用智慧手機上網時間排名全球第一,長時間盯著智慧手機會燒灼眼睛。而關燈滑手機更是加倍傷害,高能量光線直接射入眼睛,日積月累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讓眼睛就像一顆被慢慢煮熟的雞蛋,還可能導致白內障甚至失明。

六大護眼習慣,留住好眼力

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平時養成6個護眼的好習慣.....不須眼球操,也不用按摩舒壓!

視力一旦老化,就難回復。眼球操只能讓睫狀肌放鬆、舒緩眼睛疲勞,對視力回復沒有什麼效果;若是高度近視者快速轉動眼球,還可能造成視網膜剝離!保護眼睛,不須眼球操,也不用按摩舒壓,養成6大護眼習慣,讓眼睛獲得應有的休息與營養。

1.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

陽光會增加視網膜多巴胺的分泌,進而抑制眼軸伸長。戶外寬廣的視野,減少眼睛肌肉緊張,延緩眼球增長。

眼睛易受到光線(可見光中的藍光與不可見光中紫外線)的氧化傷害。定時透過飲食補充黃斑部中所含的保護成分(如葉黃素)。光線特別強時,搭配太陽眼鏡或抗藍光眼鏡。

眼睛屬於心血管系統,心血管系統出問題,眼睛也遭殃。

研究證實,抽菸的人比不抽菸者得到黃斑部病變的機會大兩到三倍,飲酒過量與黃斑部病變有一定關係。

眼睛是大腦的延伸,讓大腦和眼睛同時放鬆,眼睛才能獲得真正的休息。睡眠不足或睡不好,不僅會讓眼睛疲勞,還會加速眼睛的老化。

視力1.0,也可能罹患青光眼、視網膜剝離

我在門診時常遇到,病人確診有青光眼但卻不太相信,因為明明還看得很清楚啊!這是因為青光眼造成的視野縮小與缺損是從周邊開始,中心視力往往最後才受到影響,所以病人仍可能有一•○的中心視力,但其實只看得見中央景色而不是全景。此外,視網膜剝離如果病變在周邊視網膜,中心視力也可能仍維持一•○;其他如:斜視、眼肌麻痺、早期白內障、玻璃體混濁、早期的網膜色素變性、早期糖尿病等等,中心視力也都可能很正常。

確保眼睛的健康狀態,一定要定期進行眼睛健康檢查,必做的定期檢查項目至少有五項,其中三項可由專業驗光師進行,分別是︰視力檢查、眼壓檢查與電腦驗光檢查,另外兩項︰裂隙燈檢查與眼底檢查,則須由醫師進行。尤其四十歲以上、罹患高度近視、糖尿病或3C產品高度使用者,更應三個月或半年做一次完整的眼部檢查。

 

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平時養成6個護眼的好習慣.....不須眼球操,也不用按摩舒壓!

更多眼科病症,護眼、養眼知識都在《好眼力:護眼、養眼、治療全百科──百大良醫陳瑩山破解眼科疑難雜症》

 

 

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平時養成6個護眼的好習慣.....不須眼球操,也不用按摩舒壓!

幸福綠光閱讀網;《新自然主義》粉絲團

相關推薦

以前會覺得小朋友白白胖胖的很可愛,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此觀念也已經改變,肥胖在全世界都逐漸開始被視為一種「慢性疾病」,需從小開始防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達1975年的近三倍,其中,成人肥胖者超過6.5億人。以台灣來說,2016-2019年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盛行率高達...

閱讀詳情 »

在過去,一旦軟骨、肌腱、韌帶等部位因長期磨損或外力影響導致受損,僅能針對症狀用藥處理,嚴重時再進行手術將受損部位移除,其中,困擾許多人的「膝關節退化」問題就是典型例子。知名骨科診所院長戴念國表示,以前的醫學教科書明言「軟骨細胞無法再生」,而受限於醫療技術,傳統治療一般以保守療法為多(復健、消炎藥),...

閱讀詳情 »

隨著許多名人先後傳出罹患巴金森氏症並因此而淡出工作或演藝圈,此疾病也屢屢被拉上檯面討論。事實上,巴金森氏症為第二常見之神經退化性疾病,與我們的距離似乎比想像中還近,如果能對此病多一點了解,於早期警覺,並配合妥善藥物或手術治療,維持良好生活品質不無可能。 藥物長期使用效力降低 副作用難耐受 巴金森氏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將減重與戒菸視為人生兩大難事,確實如此,據統計,全台超過百萬人罹患肥胖症,應該減重,但知易行難,有些人跟脂肪奮戰幾10年,仍然屬於進行式中。醫師提醒,家長務必注意孩子體重,因為小時候胖,長大後很可能就是胖子,別讓脂肪成為孩子一輩子的負擔。 2020年國人10大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