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腦過度如何紓解? 這樣做提升腦疲勞控制力

用腦過度如何紓解? 這樣做提升腦疲勞控制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腦疲勞持續累積,最好的方式就是積極預防;耶魯大學神經與精神學博士,同時也是韓國腦科學權威專家的李時炯指出,不管身體疲勞或精神疲勞,疲勞的都是自律神經,皆有著中樞的腦,尤其隨年紀增長,自律神經機就會逐漸下降,全身也會跟著老化,但表面上卻不容易察覺,因為儘管讓身體處於休息狀態,腦部仍24小時不斷運作,因此我們可以透過預防腦疲勞的方式,讓腦感到舒適、愉快。

養成決定事情優先順序 察覺自己在做什麼

但該如何避免過度用腦呢,這時可利用提升所謂「疲勞控制能力」的方式幫助改善;李時炯博士表示,包括像花最少的力氣且由上而下處理資訊,也就是先確認整體狀況再處理細節,將腦的負擔降到最低,並養成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從重要的事情開始處理,持續培養後設認知能力,讓自己正確察覺到自己在做什麼,並加以控制的腦的活動。

避免過度用腦 應縮短集中注意力時間

此外,像是盡量縮短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培養空間認知能力、用60%力氣取得70%的結果並禁止讓情緒爆發等方式,都能有助於避免過度用腦;李時炯博士解釋,我們也可透過自律神經的訓練,幫助腦部達到放鬆效果,尤其若能強化自律神經的機能,鍛鍊抗壓性,還能使恢復力,也就是抵抗力變得更強大。

多做腦喜歡的事情 讓腦遠離疲勞

包括平常輕微地活動身體、 細嚼慢嚥、 穿得薄一點、 泡十分鐘的半身浴 、舒展身體以及 透過運動鍛鍊等方式,都能幫助訓練自律神經的機能;李時炯博士強調,除了平常持續實踐這幾個訣竅,也可透過多嘗試喜歡新的事物、多冒險,多讓自己進步和成長或享受適度的壓力等方式,適度地刺激腦,也都有助於保持年輕和健康,遠離腦疲勞問題。

(內容摘自:《腦科學權威的最高休息法:11年腦科學實證,8種簡易實踐法,改變生活小習慣,終結疲勞、提升腦力,成為高效工作者》作者:李時炯/高寶書版)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都知道,少動怒、爆青筋,以免腦溢血、腦中風,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說,舌根底下血管是觀察是否「爆青筋」體質的重要指標,如果血管粗又多,恐為三高患者,務必飲食清淡,多吃柑橘及莓果類水果。 容易爆青筋者 恐有微循環障礙危機 陳潮宗說,所謂的「青筋」並不是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牛津AZ新冠疫苗目前開放第4類民眾接種,施打人數仍然相當低靡,但今(19)日自費疫苗開放網路登記,僅上午台大醫院到下周一都額滿,馬偕醫院到周六也有600人預約,成大醫院也預約額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應,目前開放1萬劑共5,000人施打,如果民眾有需求,不排除增加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中罹病人數最多、最嚴重的疾病!為提升大眾對此嚴峻疾病的知曉度,掌握黃金治療期,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在4月21日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前,推出「『急』刻救援 『髓』機應變421」口訣,提醒莫名出現臉色蒼白疲倦、發燒、瘀青出血、骨頭疼痛「4」大症狀,應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4歲的陳姓產婦,預產期在5月初,因為懷龍鳳胎的關係,預計4月底安排剖腹,清明連假期間4日上午,拜完祖先後,產婦在家破水,到部立南投醫院急診,在專業醫療團隊緊急剖腹產後,姐弟平安誕生,在兒童節當日迎接生命的喜悅。雙胞胎早產機率高 剖腹產對母子都安全婦產科黃子菲醫師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